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民养儿育女观念上的大翻转

(2010-04-22 15:11:32)
标签:

镇子

孙女

教育观念

汤晓波

赤峰市

分类: 教育

农民最早生育孩子是为了帮助劳动,养老送终。把孩子送到学校,身体长到能干体力劳动了,就让孩子辍学跟着大人干活儿。现在反过来了,孩子到外地读书,农民放弃土地的耕种,跟着孩子远走他乡陪读。

远走他乡读书的孩子,不是本村或者近处没有学校,而是为了去那些教育质量更高的学校,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在赤峰市的旗县所在地的镇子,有很多从乡下来的农民,或买了楼房,或者租房,他们把农村的土地包给别的人种,到了陌生的城镇什么也不干,就是给孩子做饭,中午晚上关照孩子学习和写作业。在一些重点学校的周围,很多楼房的主人是农村来的农民,租房的人大多是陪读的农民。                   农民养儿育女观念上的大翻转
              钱树枝在出租屋子里照看孙女和孙子写作业

 

尹凤云是阿鲁科尔沁旗双胜镇兴隆庄的农民,孩子上了镇中心总校的初中后,为了供孩子念书,她把土地扔给丈夫,到镇子租了房子,天天给孩子做饭,白天出外打工。她说要跟着孩子读完高中考上大学,她再回到村子种地。种地是一时的事,孩子读好书是孩子一生的事,哪个重要不言自明。

在巴林右旗大板镇一个偏僻的巷子里,记者走进一个狭窄的小屋,见到了这个旗宝日勿苏镇苏格花村的村民吴国庭和钱树枝夫妇,他们是为一个孙子和一个孙女来陪读的,孙女、孙子是大儿子的女儿和二儿子的儿子,虽然村子附近也有小学,但他们认为教学质量不高,两个儿子在农村种地,没有时间离开村子陪孩子到镇子读书,他们就带着两个孙子孙女来到镇子,送到大板镇的实验小学读书,他们来到大板镇5年了,是孙女念学前班时就来到了镇子,现在孙女念5年级。他们天天给一个孙子和一个孙女做饭,中午晚上监督孙子和孙女做作业。问钱树枝为什么不在村子里帮助儿子种地?钱树枝老人说,种地不赶供奉孩子念书事大,念好书不但能种地,还能干许多事。听着老人的话,理解到了农民对于孩子教育的长远打算。

农民养儿育女观念上的大翻转
                      汤晓波在她的代陪教室向记者介绍代陪情况

    农民把孩子的教育放到这么高的位置,自然就繁衍出另一种行业代陪员,代陪员就是帮助那些没有时间陪孩子读书的家长陪伴孩子,安排孩子食宿,监督孩子写作业,辅导孩子学习,职责相当于代理家长。汤晓波是阿鲁科尔沁旗双胜镇兴隆庄的农民,做过小学代课教师,她到双胜镇打工时,发现有的家长对于孩子在学校学的知识不满足,家长又忙于种地和打工,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想找人代为照管,汤晓波就在镇子里租了房子做起了代陪员,她招收了15个学生,管孩子的吃住,晚上给孩子补课,监督孩子写作业,每天晚上学习两个半小时。家长把孩子交给她看管,生活上放心,学习上也有了保障,非常满意。而汤晓波也发挥了自己的特长。这样的代陪员,已经成为一种职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