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说中的情节在现实中出现了

标签:
斗子杠铃辘轳挺举王明娟 |
分类: 体育 |
今天早晨看体育新闻,见到一个让我惊讶的新鲜事:举重世锦赛女子48公斤级王明娟夺冠 挺举意外丢金,原因是王明娟最后一次试举的重量被加重员少加了3公斤。
我曾经写过一篇小说《辘轳乡》,发表在《北方文学》上,后被《小说月报》转载,我接着又写了一些这类题材的小说,文学界称之为“辘轳系列”,结集成书《辘轳乡》。
《辘轳乡》中最重要的情节就是:辘轳乡的人最看重的是乡干部摇辘轳的功夫,新来的书记王祥为了能顺利开展工作,决心成为摇辘轳的能手,他到斗子铺买斗子时,因为卖主不在,不熟悉斗子的卖主女儿把一个不到“五十斤级”的斗子当成“五十斤级”的斗子卖给了他,他就用这个斗子练习摇辘轳,为小说后来的情节埋下了伏笔。他能摇上这个斗子后,对于在这里开展好工作也充满了信心。到五月初五端午节摇辘轳比赛时,轮到王祥出场比赛,报名参加五十斤级比赛的只有王祥一个人,“负责拴斗子的两个小伙子把一个五十斤级”的斗子拴在了井绳上,王祥因为练的是不到五十斤级的斗子,他当然摇不上来,他又不明白怎么回事,幸亏吴秘书高声宣布:这个级别的就王书记一个人,没必要再摇了,王书记是冠军!
我这个故事是编的,寓意读者怎么理解的都有,我认为这种事在中国的官本位的现实中到处都有,但国际赛场上出现让我意外。
新闻中有如下的报道:
不少人都认为王明娟少举3公斤,因此这最后一举其实没什么难度,但是新浪体育从前方了解到的消息是,王明娟的这一举可称震惊,因为她是在杠铃两边重量不一样,一边加了3公斤的杠铃加片,而一边没有加的情况下,将一副不平衡的重量举过头顶的。对于高水平的举重运动员来说,每一公斤重量的改变都是非常敏感的,因此每多一公斤的重量也都是异常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世界纪录才很难打破。而王明娟竟然能将这样两边重量不平均的“残疾”杠铃举过头顶完成全部动作,显然她在上举过程中进行了调整,找到了杠铃的重心平衡点。而这次成功也显示出了她巨大的实力。中国女力士的实力让人惊叹。
赛后我们现场采访了国际举联的官员——现场大会仲裁芬兰人库帕罗斯,这个我们明天早晨央视的新闻会播出更为详细的内容。
当时我主要是问了他三个问题,一是你的职业生涯中是否见过这样的事情?二是你认为这会是谁的错误,三是你认为这对于王明娟是否公平公正。
库帕罗斯说:“这个我没见过,只是听说过,但是重量差这么多的确实难以相信。二是肯定是加重员的错误,当然现场裁判也有责任,怎么会看不出来这个?此外,王明娟自己作为运动员也有责任,杠铃举起来后,两边的重量不一样,她自己怎么能感觉不出来呢?”我们央视专门拍摄了那副杠铃,后来发现杠铃的左边少了一个3公斤的红片。中国代表团的教练说,这个情况想起来都后怕,王明娟没受伤就算不幸中的万幸了。
“第三,是对王明娟肯定是不公平的,但是王依旧很年轻,她是个优秀的运动员,她没输掉最重要的,你们也升了国旗,奏了国歌了。”
于嘉还向新浪体育描述了他在现场看到的一切,他说——
当时官员过来跟中国代表团说,重量错了,要重赛,就给5分钟的时候,马文辉当时就急了,因为根本不可能的。后来和这个库帕罗斯进行交涉,给加了2分钟到7分钟。然后官员们就出去了,后场就剩下了中国队的教练和王明娟。
马文辉问已经换了衣服,放松了的王明娟说,你敢举么?
王明娟说:“那有什么不敢的。”然后就开始让队医给她绑绷带胶带,重新来。
当时我和大家都很感动,因为运动员确实很不容易,她已经放松了又要重新上场去比赛,这个过程太短了。
最终中国代表团自己开会商议,放弃了比赛,虽然王明娟丢掉了金牌,但是她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
大会在比赛结束后,本来已经摆上了领奖台,后来撤了重新放上了杠铃,王明娟放弃后,又拿出了领奖台,奏国歌后,现场所有的人都为她鼓掌。尽管当时已经过了40分钟,观众已经走得差不多了,但是现场其他运动队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大会工作人员都为她鼓掌,场面很感人。
获得挺举冠军的土耳其运动员、教练员都来和王明娟合影,光合影就合了5分钟,王明娟都成了人肉背景板了。
事后,中国代表团和土耳其代表团表现了一家亲,中国代表团的官员显示风度说,不管中国拿还是土耳其拿,都是推动国际举重发展,让更多的人关注举重。
而得到了挺举金牌的土耳其国际举联副主席对中国代表团说:“那些搞错了的加重员应该请中国队吃饭,他们欠你们一顿晚饭。”
不过更让我印象深刻的却是王明娟走出赛场的另外一句话,当时她看着自己脖子上的挺举铜牌说:“这还是我第一次没在世界上拿金牌。”(注:王明娟已经拿过两次世界锦标赛三项金牌了)
我的总结是:王明娟和小说中的王祥同样是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比赛,一个没有摇上来辘轳,一个举起了杠铃,王明娟比我小说中的王祥强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