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编辑用稿通知函(组图)

(2008-05-04 06:47:50)
标签:

用稿通知

专号

姚明

文化

刊物

    义无反顾地爱上写作,和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写稿子投寄,作品发表,经常收到编辑的来信。日积月累,不知不觉家里的信件越来越多,一包一包塞得到处都是,这些信的开始时间是《辽宁文艺》1976年写来的信,那年我十几岁,刚学习写作,最后一封是2005《北京晚报》的用稿通知函。后来有了网络都是通过短信邮件或者聊天的形式联系几乎没人再写信了编辑留用稿子是通过邮件或者短信QQ、微信等方式通知拆看这些信,等于再走一遍自己走过的路。下面是其中一少部分编辑的用稿通知函。   

     第一封新闻稿用稿通知函 

    1979年赤峰师范学校毕业,我被分配到位于山区的阿鲁科尔沁旗乌兰哈达高中教九年级语文,我骑着自行车在石子儿公路上朝那所中学行驶的时候,周围全是高低起伏的山峦,在山谷中的公路上行走,很少有车辆和人经过,有一种寂寞孤独。那是一所新建的高中,老师是从两个乡中学挑选的骨干力量,我和另一个大学毕业的老师分配到那里,旗教育局给出的说法是加强这所新建中学的教学力量。在这所学校里我写了一些新闻稿件,在保存下来的用稿通知单中,它是最早的。 

 散文:编辑用稿通知函(组图)
  阿鲁科尔沁旗人民广播站用稿通知单

   吕斌同志:

    你写的乌兰哈达学区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稿件,我站已在一九七九年11月16、17日第3、1次播音全旗联播节目中播出,向你致谢,并付稿酬壹元0角。希望你对我们的编辑工作提出宝贵意见,欢迎多来信来稿。

 

      第一封小说用稿通知函

    这是我在铅印的刊物上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天山文艺》不是正式刊物,但对于我来说,那是难忘的第一次,记忆深刻。 

散文:编辑用稿通知函(组图)
   收稿便函(1980)第15号

    吕斌同志:

    您寄来的小说《一个气门嘴》作品收阅,经研究,将此稿于《天山》发表,并提出几点要求意见:——

    希望您今后多为本刊写稿,经常联系。

    感谢您对本刊的支持,并付稿酬伍元0角0分,¥5.00元

    顺致革命的敬礼!

             阿鲁旗文化馆《天山文艺》编辑组

                         1980年2月7日

第一封杂志用稿通知函

我收到的第一封杂志用稿通知函是《百柳》编辑部的戴云卿老师于1980年12月4日写来的:“吕斌:寄来的两篇小说即《万大叔》和《二婶》写得都比较有生气,看出你在写人物上下功夫了。语言保持了你的特色。《万大叔》后部分需作一些修改,由向午同志处理。我们计划在81年第一期发一篇。希望继续努力,争取更大成绩。”收到这封信不久,《百柳》在1981年2——3期合刊上发表了我的小说《万大叔》。

散文:编辑用稿通知函(组图)

 

第一封报纸用稿通知函

我收到的第一封报纸用稿通知函是1980年12月29日《天津日报》文艺增刊编辑部寄来的:“吕斌同志:你寄给文艺增刊的小说《嘎娃》,我们觉得写得还可以,就推荐给本报的农村版《文艺生活》副刊,他们用了。现寄上报纸两份,请查收。”

散文:编辑用稿通知函(组图)

 

第一封选刊用稿通知函

我收到的第一封选刊用稿通知函是《北方文学》发来的电报:“吕斌你的小说辘轳乡被小说月报十期转载速来电告之简历和文学成就简介。”

散文:编辑用稿通知函(组图)

 

我有保存信函的习惯,就保存下来的用稿通知函,有如下一些种。

 

散文:编辑用稿通知函(组图)
    最简单的用稿通知。《海燕》杂志社曲圣文1998年3月20日寄来的:吕斌:近好!你的小说《鲜花与金钱》已经刊发《海燕》1998年6期上,谨告知。欢迎再赐佳作。

 散文:编辑用稿通知函(组图)
    又如《草原》杂志社任建寄来的用稿通知函:吕斌:您在我刊曾经发表过并被国家级选刊选载过的小说《秋日》(发表于我刊1992年7期)已经被选入我部编辑出版的《〈草原〉新时期小说精品选》,请将此作品被选刊选载的期刊号和个人简历尽快函告我部。

 

散文:编辑用稿通知函(组图)

有的编辑在通知用稿的同时对一些事情作些解释:《鹿鸣》杂志社的郭盛1997年7月10日寄来的用稿通知函:吕斌先生:大作中篇《多事季节》早已收到,但苦于我刊篇幅所限,一直拖至今日,可望今年第9期刊出,希望释念。近期再请寄一篇万字左右的短篇。谢谢支持。

 

散文:编辑用稿通知函(组图)
    又如《满族文学》杂志社王中和寄来的用稿通知函:吕斌:您好!好久没给您去信了,请原谅。我去年因病好长时间没上班,误了不少事。《花开花落》留用。万把字的稿子对于我刊来说发表比较方便。近斯可刊发。稿费拖得久了,也少,对不起。春安!王中和1998、12、6。注:《花开花落》刊登于《满族文学》1998年5期。

 

散文:编辑用稿通知函(组图)     再如《北方文学》杂志社鲁晓聪寄来的用稿通知函:吕斌先生:您好!寄来的信收到了。《辘轳县》一稿压稿时间是过长了。我刊积稿太多,而今年又搞了一个本省作品专号和7、8两期诗歌、散文专号合刊,所以小说的版面就更紧了。《辘轳县》本在六月下了一次稿,可后因版面涨出,又拿了下来,这一拖又拖到了现在,不过在今年肯定是能刊发的。抱歉!礼!鲁晓聪  1997年7月16日。注:小说《辘轳县》刊登于《北方文学》1997年10期。

 

散文:编辑用稿通知函(组图)

    有的用稿通知让我感动。《周末报》编辑田美凤寄来的用稿通知函:吕斌老师:您好!两篇文字均已细阅过,特别是那篇《母亲的人生哲学》,读到结尾,不由地落泪,可想而知您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世界,充盈着那么多纯净而美好的东西,仅此,我称您老师也是由衷!稿发后,我会及时寄给您样报及稿费。依旧期待您美妙的语言(来稿)。秋安!田美凤  1998、10、9

 

散文:编辑用稿通知函(组图)
     散文:编辑用稿通知函(组图)


散文:编辑用稿通知函(组图) 

散文:编辑用稿通知函(组图)

散文:编辑用稿通知函(组图)

散文:编辑用稿通知函(组图)


散文:编辑用稿通知函(组图)
   刊于《百花园》2002年10期


散文:编辑用稿通知函(组图)

 

散文:编辑用稿通知函(组图)

     散文:编辑用稿通知函(组图)

北京《儿童文学》用稿通知

散文:编辑用稿通知函(组图)
上海《少年文艺》用稿通知函

散文:编辑用稿通知函(组图)
江苏《少年文艺》用稿通知函

  每次读到这样的函件,我都有一种亲切温暖的感觉,它伴随我度过了一年又一年,日月如梭,斗转星移,用稿通知不再用信封寄来,也不再有这样的亲切友好的口气,而是通讯的便捷代替了一切,先是电话或者短信,简短而没有任何情感:吕斌,我是某某,你在五天内给我们发来一个中篇,不要超过3万字,内容像你发表在山西《黄河》上的《秋后》,我们已经给你留好了版面。

到了今天就更方便了,编辑给你一个QQ号,在这上面可以用文字说话,可以通话,可以视频看到对方,可以发稿子,也可以通知作者稿子用还是没用。在这儿能交流编辑部用什么稿子,需要多少字,形式如何等等,它的最大好处,发给编辑的稿子编辑当时就能看,用不三五天,编辑就可以告诉作者是否送二审了,要等几天知道稿子最终是否被采用,最后编辑在QQ空间上发出当月这期刊物都用了哪篇稿子,作者还可以在这里交流。编辑的用稿通知也是新潮的口气,举一例:“你的文字,有着最适当的距离,最舒适的温度。”我读着这样的用稿通知语言相当费劲,所以我很少去琢磨这种话是什么意思,我只知道稿子采用就行了。

我怀念昔日接到纸质用稿通知的喜悦,也怀念、感激那些给我带来欢乐的编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