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亚历山大大帝》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2008-12-22 23:53:40)
标签:

文化

  《亚历山大大帝》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在亚历山大身上,有着很明显的心理暗示——俄狄浦斯情结。

  严格来说,亚历山大是恋母的,但他也爱父亲,所谓的俄狄浦斯情结,在我看来,在戏中的亚历山大是被暗示的。小的时候他就被母亲房间里周围的图画影响过,但是最致命的是那一次父亲带他去到密道中看那些壁画。父亲的原意是要他学会摆脱母亲,希望他能够重新归属于自己,希望亚历山大回归到那时候的由男人掌握的世界——由一个强有力的成年男子带领、教育,而在以后成为一个由男人养育起来的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但亚历山大不是这样的,他有一个强有力的母亲,一个甚至比他的父亲——一个国家的君主,一个国家中最伟大的男人还要厉害的女人,由她抚育成人。她教给他的是一切男人所没有过的敏感、聪明、野心甚至阴暗。亚历山大也渴望男性社会的教育,他自觉地努力吸收着男性社会的教育,但是这些教育都只是一套成规,而他的母亲交给他的是聪明,是敏锐,是勇敢的大无畏精神,是进取和突破传统的智慧,而这种女性对男性的教育正是那个时候的由男人掌握的社会所不能容忍的。所以亚历山大和他的父辈们有着最根本的冲突,但是亚历山大却是真心地爱着自己的父亲的,这正是亚历山大的压力所在。

  他的父亲,想要告诉儿子女人是危险的,但是这正显示了他的软弱和鲁莽;而亚历山大并不如同他希望的那样对父亲所告诉他的故事信之凿凿,并且对父亲满心的崇拜,亚历山大在此时就已经显示出了超越他的父亲,甚至超越他的导师亚里士多德的智慧和雄心。相反,他的父亲的举动却给了亚历山大一个这样的暗示:他不属于他的父亲,不属于那个时候传统的一般的男人组成的世界,他会反叛父亲而遵循母亲的指示,他将是他母亲的傀儡。

  可悲的是,这些正是亚历山大一辈子想要反抗和逃避的事情。正像他母亲在阴谋杀害了他的父亲以后,说的那句话:“亚历山大,你的灵魂是属于我的”以后,亚历山大像疯狂一样,几乎崩溃一般想要毁掉母亲或者毁掉自己——在他看来既是母亲的杰作,又是母亲的傀儡的自己。但是他不能杀了母亲,因为他已经弑父,他无法再承受弑母的罪名;而他也不能杀了自己,因为他没有错!所以他只能选择逃避,用自己的实力去证明自己,逃避母亲。

  亚历山大对于弑父一事是十分痛苦和敏感的,这在片子中可以看到他这种情势的发展对他的打击:

  首先是在父亲的第二任妻子的新婚宴会上与父亲的对立,那是受到了敌人的调唆和侮辱,而他的父亲不理解他,他在宴会上看到了父亲的脆弱、淫逸、自暴自弃,他痛苦地与父亲对立,但并没有决裂,但这已经让他意识到他这一生都会与父亲水火不容。

  其次是在父亲主持加冕大殿上被刺杀,他在父亲死后立即被拥上了王位,他不希望这样,他想要的是光明正大地用自己的实力和英明赢得他的臣民,他明白这是一场阴谋,他隐隐意识到这个,而他从他母亲的镇定自若和阴险的表情上确认了答案——他最担心的事情出现了,他杀了自己的父亲,而归顺于自己母亲,这将给他的名声和前途带来一片黑暗——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内心永远向往着真理和光明,所以他痛苦,他痛苦于他生命中注定占据着绝大部分的阴霾和黑暗,他努力要摆脱,但是现实毁灭了他的梦想,所以他出逃。

  第三次是帕曼纽和他的儿子。因为叛乱,亚历山大第一次面对自己集团内部的叛乱,他杀了自己同甘共苦的,甚至是帮助他打下巴比伦的将士、手下、兄弟,更可悲的是帕曼纽是无辜的,他并不知道自己儿子的野心。这件事情的意义在于,他终于眼见着母亲一直对他的阴暗的预言成真了,那像巫术一样的魔魇一般的预言,让他感觉到他与母亲间那种联系更加强烈,而他对于母亲的依赖和敬畏也更加重了一些;其次,帕曼纽是他父亲的爱将,他父亲死后,这些在他身边的父辈的老臣就是父亲的化身,他们代表着父辈的话语权,而与他们对抗,甚至杀了这样的大臣,其实就是背叛了父亲。

  第四次是在印度,就是妖男跳舞的那一段,他与克雷塔斯的争执——克雷塔斯质疑亚历山大的能力,质疑亚历山大的目的,亚历山大感觉他是侮辱了他的智慧和能力,他自认为他已经超越了他的父亲,而克雷塔斯仍然不肯承认他,他对此感到窝火,他感觉到自己的地位动摇了,他杀了克雷塔斯,那在我看来是形势所逼。但亚历山大是最不愿意杀了他的。克雷塔斯对亚历山大来说有着特殊意义:他的父亲在死的前一刻把他托付给了克雷塔斯,对于亚历山大来说,克雷塔斯就是他父亲的代替,他成了亚历山大的引导者和监护人。但是他质疑了他的成长,而儿子的成长必然带着对父亲的反叛,这正是亚历山大感到压力的地方,他一心想要超越父亲,却始终得不到他“父亲”的承认——他父亲的老臣们,他父亲的托孤大臣。他爱男人,他用这个唯一的私人空间对抗着母亲对于皇位的觊觎和狂野——她要他娶妻生子,她要他巩固他的帝位,他为此逃离了母亲几千英里,但是还是得不到放松——他的“父亲”对他依旧严格苛刻,他感觉自己没有自我,他感觉自己最纯最真最美最伟大最为自豪的光明的爱和理想得不到他们所有人的理解和支持,他陷入了疯狂。他杀了克雷塔斯——一个勇敢,聪明,大智大勇,在他的手下中是从希腊带出来的最得意的干将,他父亲的托孤大臣,他此时对于父爱的唯一寄托,亚历山大从此陷入了低谷,他彻底应验了“弑父”的预言——其实在我看来,那是他自己在童年时候就自己给自己灌输的梦魇一般的心理暗示。

  最后一次就是赫菲斯提昂的死亡。这给了他致命的打击。赫菲斯提昂是很特殊的一个人物,首先,他爱赫菲斯提昂,他希望他能和他走到最后;其次,赫菲斯提昂也爱他,对他忠心耿耿,并且理解他,支持他,成就他,他是唯一一个完全理解并完全信任和爱着亚历山大的人,他愿意为他付出一切;再次,赫菲斯提昂是他的母亲点名的不担心留在他身边的唯一的一个人,我在亚历山大躺在巴比伦的皇宫中读者母亲的信的时候看到这一句的时,刚好赫菲斯提昂走进来,亚历山大像是放下了包袱一样告诉赫菲斯提昂他爱他,他相信他——亚历山大在母亲承认了赫菲斯提昂之后才放心地把自己全部交给了他。赫菲斯提昂对他来说不仅仅是这些,他还是他的堂亲,他的父系的最后一个亲人。赫菲斯提昂的死让他崩溃,赫菲斯提昂死后他去找了他的妻子——那个他说过在她身上有着他母亲的影子的女人,他此时出现了幻觉,他在想要杀死她的时候把她看成了他的母亲,就像他知道她母亲杀了他的父亲的时候说的:“你夺走了我曾经爱着的一切”,眼前浮现出他父亲掐他母亲的那一幕——此时的他,杀了他的“父亲”,而取了自己的“母亲”。

  小的时候父亲给他看的壁画不仅仅告诉了他他将弑父娶母,更告诉他女人的可怕,让他一辈子大部分爱着的都是男人;告诉他男女的势不两立,让他在对母亲的依赖,对母亲的痛恨,对父亲的思念和罪恶感中痛苦了一生——他的性格中的多面性,对抗性,让他感觉自己不属于自己,似乎想要被自己从自己内部撕裂一样的痛苦;那些壁画告诉了他与母亲之间的梦魇一般的联系——他完全属于他的母亲,母亲掌握着他的一切,他的命运,他的灵魂,她随时可以杀了他,像蛇发魔女一样……

  所有的这一切构成了亚历山大身上的俄狄浦斯情节,他的东征很大程度上有俄狄浦斯的自我放逐的意味,那些源自古代光明英雄伟绩中不协调的暗示构成了他生命中最阴暗的一面,尽管他的灵魂向往着光明,但是他摆脱不开这些被现实一一验证的黑暗,这成为了他生命中最痛苦的斗争,自身内部的斗争,他带着对光明的追求和向往,带着想要逃离这阴暗和可怖的渴求离开了人间。

  但这又何尝仅仅是亚历山大的悲哀呢?古往今来,女人掌握的后宫中有多少这样的阴谋,她们和外在的男人世界中的大臣们联合,密谋着一次次的杀戮和流放;而她们的儿子,哪个不是像亚历山大那样被当成成就和保护自己后半生的工具,来抚育和规划。古往今来的帝王们,少有几个不是在阴谋中长大的,而这些阴谋,又都是从小时候开始就由他们的母亲对他们进行的启蒙教育,这就是作为帝王的男人们的最原始的悲哀。

  而后宫的女人们,又有几个不是在男人们的压迫下成为巫婆一样的人物?她们处心积虑地算计,也不过是因为外在的男人们在算计着她们和他们的儿子,她们是带着复仇而生的,带着复仇而进入宫中,带着复仇怀着孩子、抚育着孩子,一切一切,不过是体现了男人们变相的压迫和愿望——女人本该是这样的。

  压迫,这样的压迫与被压迫,压迫与反压迫到底来自哪里?来自男人?来自女人?还是来自人类对于自身的厌恶,来自对于权力地位的野心?

  我不知道这样的答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