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科技itpc苹果微软竞争officeiworkwindows科学感悟随笔休闲 |
前些时候,当苹果公司(Apple)宣布推出新品之时,人们马上联想到外形“娇小玲珑”的Macintosh和令人“耳目一新”的视频编辑软件,即使擅长“脑筋急转弯儿”的业内人士,也不会想到苹果公司“粉墨登场”一款电子表格程序。然而,“impossible is nothing”。毕竟,电子表格所需的计算专长正是“苹果”在电视广告中诠释的“Mac人”嘲笑“PC人”的原因之一。
其实,“苹果”这款名为Numbers的电子表格程序,只是“漂亮婚纱”的一角,而两只“袖子”一个是文字处理程序Pages,另一个是演示编辑程序Keynote,组合起来就露出了iWork '08的“庐山真面目”。
尽管近几年来“苹果”锋芒毕露,格外“抢眼”,但微软公司(Microsoft)的Office还一直“驰骋疆场”占据着“霸主”地位。可“苹果”无所畏惧,敢于挑战,毅然另立工具软件的“大旗”,以对方一半的价格,用iWork耀武扬威“叫板”“微软”Mac版Office软件。
俗话说,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苹果”的iWork不愧是一款能够做出“精美”文档的新产品。它的电子表格软件Numbers有一些令人刮目相看的地方,在普通用户眼里它甚至比Excel操作更为容易。特别是“图形画布”选项,用户可以“随心所欲”的在画布上根据自己的需求组合表格、图表以及图像。
而Pages最初更像是一个页面排版软件,不像一个文字word处理工具。它试图“淡化”文字处理模式的艺术气息,但显然还没有“尽善尽美”。至于Keynote则当之无愧是iWork中功能最为强大的单元,与微软的PowerPoint相比,它可以“出神入化”地制作出效果不错的幻灯演示文件。
但总体说来,iWork还不及Office功能强大,或者说没有后者那么“多才多艺”,尤其是在文字处理方面。其主要原因在于iWork过分追求文件的感观效果,但对文字处理以及数字运算功能的细微之处略显“青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