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科技 |
如今,欧美发达国家正经历着"有线"与"无线"并存争宠,分割"蛋糕"的时期。在500多万芬兰人当中,差不多80%的人都拥有自己的手机。该国移动电话的数量已经远远超出了固定电话。在青少年中,手机的拥有量更是高达100%,
我国的"固话"的利用率也在发生微妙变化,逐年降低。据信产部06年底数据显示,全国电话用户总数超过8.29亿户。其中新颖别致的手机用户竟达4.61亿户,平均约每3人拥有1部手机。无论是总数,还是增长幅度,继"东嬴"日本移动电话用户2000年3月底超过了固定电话之后,中国手机用户也在06年全面超过固定电话用户。
前卫的美国更是如此,有些人已经开始大刀阔斧,制造"前卫"之举:放弃传统的"固话",专用手机。一项使用手机的家庭调查显示,手机服务收费日益低廉、无线网络覆盖不断完善、越来越少的人依靠电话线上网,使美国家庭抛弃"固话"的速度不断增快。在纽约州,12%的被调查者说手机是他们唯一的电话。约42%的被调查者家里还有固定电话,但手机的使用率更高。仅有43%的人说固定电话仍是他们主要的通信工具,并留作上网之用。
"喜新弃旧","两者取一"的变化对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
Inc)和Verizon Communications
Inc无疑是痛苦的。他们的固定电话业务锐减数百万用户。好在此削彼长,两家公司旗下无线业务的巨大利润给他们明智的"多种经营",提供一个及时的补偿。
以往,整天使用手机所产生的费用,不仅令国人,也让西方人望而却步。但是现在国外的消费者可以通过通信公司提供的单向收费及夜间和周末免费通话,同一公司网内通话免费,限制异地漫游费等促销计划,享受无线网络的方便与实惠。使人们普遍认为:
"费用不再是人们特别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年轻的"炫酷"一族,对日常的开销特别敏感。他们的生活状态和自主的"经济体系"不得不让他们在手机和"固话"之间作出抉择。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取消"固话"的理由也多半是由于它的利用率太低,还要每月付费。
有人说:有什么样的需求,就有什么样的技术。也有人说:
价格与资费,决定技术发展的方向。
看来,北美正在探讨的FMC战略,即"固话"Fix与"移动"Mobile有机整合Combine,
无缝覆盖,正是这种理论的实践。
和其他领域一样,电信行业从来就不缺少竞争,而且一个层次"关联"另一个层次。从品质,服务到"技术标准"。从运营商,供应商到"上层建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可电信的两大支点,即有线网络下属的"固话"及"有线宽带",和无线网络覆盖的手机及"无线宽频",却与人们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如今的态势,与其说是"标准与技术"的竞争,不如说是"策略与方向"的竞争。就连减少电磁辐射和产品的"绿色"环保与回收也加入竞争条款之列。
目前,手机乃至它所属的无线网络,"两栖作战",任重而道远。刚刚"颠覆"固定电话头把交椅的位置,又开始"觊觎"有线接入Internet的霸主地位。
看来,竞争无止境,无限风光在险峰。无线宽带"叫板"有线网络,手机"蚕食"固定电话的时代即将到来。
综观世界电信与通信的发展,都是从"有线"起步,过渡到"无线"发展。中国也不例外。而电视传播则是从"无线"回归"有线",与电信形成戏剧性的反差,时间可以改变一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峰回路转,返朴归真也不是没有可能。
时下如火如荼的3G浪潮,令业界,产业,消费群体兴奋异常。真可谓"无线网络
风光无限"。然而,这是资源的战略转移,还是发展的必然?人们只能随着科技的发展,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