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美国,关于欧洲,关于埃及等这些旅游目的地,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很小时候我们读到的书本中,我们国人听到的或看到的故事已经太多了。但是关于非洲,除了这个笼统的名称,它的过去和现在,有多少人了解---除了中国像个老大哥一样的支援和救济外?不必惊讶,在很多人印象里,非洲似乎代表着黑色皮肤,代表着贫穷和落后,人民日不聊生,疾病和灾难横行。可想而知,我们在传播的领域里人云亦云的走了多少弯路。我们忽略了这里也是一片精彩的土地。你甚至很难在市面上找到一本生动活泼的描写这里的书。
突尼斯就是来自于这里的一个不可思议的国度之一。她的出现让人没有准备,但来得热烈而又浓郁。
这个国度的由来跟一个女人有关,是一个公主。有女人的世界才有说也说不清的故事。
她像一个带着诸多过去故事的女郎,妖娆而又神秘,像燃烧的火,像连绵的海。你想揭开她的面纱,却又怕自己迷失在她的温柔乡里。她的脸上分明写着她的年龄,但你不介意,她那洞析一切的浅浅微笑足以让你放下一切心事,自觉沉在她的怀抱里,做一个时间的旅人,漂泊在这一片土地上,任光阴在日出日落间流转,不变的,是你流转的心事。
2004年,这个美丽女郎向我们揭开了她盖在头上的面纱,突尼斯成为中国游客旅游目的地。
突尼斯在中国的推广力度不断加大。从一个当初没怎么被中国公民熟知的国家,到现在逐渐被更多中国游客了解,这与突尼斯驻华使馆及突尼斯旅游局在中国不遗余力的推广是分不开的。
自开放旅游目的地以来,我们能在各种媒体上频繁的见到有关突尼斯的介绍。原来,她是地中海的明珠,是欧洲人的后花园,他们有事没事就来度个假。据统计,每年约有700万的游客来自于欧洲,占突尼斯接待游客数量总数的三分之二。这主要得益于她独特的地理位置,谁让人家靠近欧洲呢,就在意大利对面,法国人都带着自己的车来度假,一住一个月。不是说上天总是公平的嘛,在关上一扇窗子时总会留一扇。突尼斯虽然国土很小,面积162,155平方公里,开车奔直了能一天从南疆开到北域。但小是小,该有的全有。包容之心不可思议。
北有地中海, 1300公里的海岸线,夏天开个车沿着海边,到哪都能脱了衣服下去游一圈,没人的地方可以裸泳,但小心警察。不过,也有来自于意大利的女孩子会把比基尼的上半身脱了像翻红薯样翻来覆去的晒,可是就在半米之外,可能是一个上了岁数的中年妇人穿着大袍子在海水里跟儿孙嬉水。咫尺之间,天地已不同,可还在一个世界里。
南有撒哈拉沙漠,开着四轮驱动车,在没有任何红绿灯的沙漠里狂奔,就像插上了一对翅膀的小鸟。突尼斯的总体气候温和,即使在冬天也是如此。迷人的沙滩、温和的气候、比邻欧洲的地理优势、物美价廉的商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热情好客的风土人情,使许多国际会议都选择在此召开。突尼斯具备国际会议设施和空间的旅馆数量近百家,而且绝大多数是五星级宾馆。另外,许多知名的电影人也在突尼斯找到了他们心中理想的电影外景地。参观影片
《英国病人》,《星际大战》,《印地安娜Jones》
的外景地已经成为电影爱好者们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安排。那部西班牙经典的《露西亚的情人》,就是在那个杰尔巴岛上拍的。
单是来个电影之旅,就有很多影片中的梦要追寻。
突尼斯的人文遗产众多,可与希腊相媲美。她被认为是悠久文明和多元文化的融和之地。这里汇集了地中海地区所有的古文化遗迹,其中包括迦太基的、古罗马的、拜占庭的、阿拉伯的、土耳其的、欧洲的、以及伊斯兰的文化遗址、建筑寺庙、民间艺术、精致美食、宗教音乐。Bardo的博物馆里镶嵌着世界上最美丽的壁画。在突尼斯,游客们不仅可以感受到美丽的沙滩,郁郁葱葱的山林,现代繁华的中心城市,还可以体会到撒哈拉的壮丽与宁静。出发之前,最好读一读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然后在当地的小镇上,像当地人一样,去公共浴池洗个HAMAM,记住,别把内衣全脱了,要留底裤,---即使脱了,边上的大妈小姐们也会提醒你要穿上底裤才能洗澡。
目前为止,对突尼斯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想去突尼斯的人也在增长,据突尼斯驻华使馆公布,从2007年以来,每年中国去突尼斯旅游的游客数量正在以65%的数字递增。很多旅行社大打浪漫之旅牌—因为著名的蓝白小镇,还有世界遗产之旅---因为这里有像迦太基这样曾经辉煌的七大世界遗产,当然还有纯粹去晒太阳的。
去突尼斯玩一趟的成本也不是很贵,背包族一类的,连机票可以控制在一万以内,参加团队的,那也不会贵到哪里去,不会超过三万。
现在去突尼斯玩的人,一定是已经走遍了以前流行的那些国家,要不就是具有独特眼光另辟路径的独立特行者。
只要曾经在门缝里瞥过她一眼的人,你便再不能忘记她。就像那歌里唱的,你想要找到那个突尼斯的耶利亚女郎,你说你一定要找到她。
(文章来自突尼斯国家旅游局驻华代表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