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2)
(2012-09-11 21:45:23)
标签:
杂谈 |
分类: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
2.3
• 2.3.1资本充足的涵义及其理解
•1.含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包括数量充足与结构合理两个方面的内容。
–数量充足是指银行资本数量必须超过金融管理当局所规定的能够保障正常营业并足以维持充分信誉的最低限度。
–资本结构的合理性指各种资本在资本总额中占有合理的比重,以尽可能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与经营风险,增强经营管理与进一步筹资的灵活性。
•资本结构还受银行经营情况变动的影响。贷款需求和存款供给是否充足会大大影响资本结构。
•2.理解:资本充足与银行稳健
•思考:当一家银行的资本规模没有达到国际银行业的最低要求,或银行的资本规模远远高于最低标准时,是否就一定意味着其经营不稳健或非常稳健呢?
•比较A、B两个银行的资产负债情况:
•美国银行监管当局曾向社会公众建议帮助判别银行资本充足程度的辅助性方法,它包括八个方面的因素:管理质量;资产的流动性;银行的历史收益及收益留存额;银行股东的情况;营业费用;经营活动效率;存款的变化;当地市场行情。
•银行资本规模再加上以上因素,会帮助社会公众对银行经营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资本充足只是相对于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而言的,资本充足并不意味着银行没有倒闭的风险
•资本收益与倒闭风险——银行面临的两难抉择
–(1)在资产收益率一定时,资本/资产比率的提高会降低资本的收益率
–(2)在风险条件相同时,资本/资产比率的降低会使银行无法承担经营亏损,加剧银行的倒闭风险
•2.3.2对银行资产与银行资本关系的认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最低资本额与银行的总资产相联系,与各银行资产的质量及风险没有直接的联系
–1986年,美国金融当局首先提出了银行资本额应反映银行资产的风险程度
–1988年,BIS通过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规定12个参加国应以国际间可比性及一致性为基础制定各自的银行资本标准
•★2.3.3资本充足率的含义及作用
•1.含义
–资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 ratio (CAR), 也被称为资本风险(加权)资产率,Capital to Risk (Weighted) Assets Ratio (CRAR),是一个银行自有资本对其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反映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
•2.作用
•宏观调控者跟踪银行的CAR来保证其可以化解吸收一定量的风险
•抑制风险资产的过度膨胀
•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
•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常运营和发展
–PS:资本充足是相对于银行资产负债状况而言,资本充足意味着银行经营的安全性越高,但并不意味着银行没有倒闭的风险。
•2.3.4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形成及内容
•1.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形成
–1975年,由十国集团中央银行行长倡议建立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简称巴塞尔委员会)。
•自成立以来,巴塞尔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银行监管规定,这些规定不具法律约束力,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鉴于其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许多非十国集团监管部门也自愿地遵守了巴塞尔协定和资本协议,特别是那些国际金融参与度高的国家。
–1988.7,巴塞尔资本协议Ⅰ(Basel Ⅰ)通过。其全称是“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也称“旧巴塞尔资本协议”。
•资本分类,将银行的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对各类资本按照各自不同的特点进行明确地界定。
•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报告根据资产类别、性质以及债务主体的不同,将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表内和表外项目划分为0%、20%、50%和100%四个风险档次。
•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重不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重不低于4%)
–1997.9,巴塞尔委员会推出《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表明巴塞尔委员会已经确立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该文件共提出涉及到银行监管7个方面的25条核心原则。
•尽管这个文件主要解决监管原则问题,未能提出更具操作性的监管办法和完整的计量模型,但它为此后巴塞尔协议的完善提供了一个具有实质性意义的监管框架,为新协议的全面深化留下了宽广的空间。
–1999.6~2004巴塞尔委员会开始着手修订资本协议,并进行操作检验。
–2004.6,“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Basel Ⅱ) ”,又被称为“新巴塞尔协议”
–2006年底在十国集团(G10)国家全面实施。
•★2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主要内容
•即:银行风险监管的三大支柱
–(1)最低资本要求:论述如何计算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总的最低资本要求
•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4%,即:核心资本比率=核心资本/风险加权资产×100% ≥4%
•总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8%,即:总风险资本比率=总资本/风险加权资产×100%≥8%
•附属资本最高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100%
–(2)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保证银行有充足的资本应对业务中的所有风险,鼓励银行开发并使用更好的风险管理技术来监测和管理风险。
–(3)市场纪律:对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补充。银行必须接受市场监督,及时准确披露自己资本状况及经营状况。
3、《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体现的国际银行业风险监管趋势
(1)从单一信用风险监管逐步向全面风险监管转变
(2)强调外部约束与内部管理的统一,更加依赖于银行内部的风险管理
(3)改善信息披露制度,强调市场约束的重要性
4、我国《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进程
•
•
•
5、《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我国银行业风险资本监管的意义
(1)使得中国银行业资本金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
(2)内部评级法的提出促使我国着手建立完善的银行内部风险评级体系。(工行、建行、交行等已经建立了公司业务的内部评级体系 )
(3)引导中国银行业从单一的信用风险管理转向全面风险管理
•
•
2.3.5资本充足率的计算
1、资本充足率=总资本/风险加权资产×100%
=核心资本+附属资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12.5×市场风险+12.5×操作风险)×100%≥8%
2、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风险加权资产×100%=核心资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12.5×市场风险+12.5×操作风险)×100%≥4%
3、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标准法)
信用风险资产总额 = 表内加权风险资产 + 表外加权风险资产
PS:
表内资产风险权数,分别设置0%、20%、50%、100%四个权数。
表外项目风险权数:将其本金数×信用转换系数,转换为表内业务量,根据表内同等性质的项目进行加权,转换系数共设置0%、20%、50%、100%四种。
4、操作风险——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p37
|
资产 |
风险权数 |
票面价值(万美元) |
|
准备金 |
0 |
500 |
|
中央政府债券 |
0 |
5000 |
|
地方政府普通合约债券 |
20% |
1000 |
|
住宅抵押贷款 |
50% |
3000 |
|
商业贷款 |
100% |
4000 |
信用风险资产总额:5700(万美元)
|
表外资产 |
转换系数 |
风险权数 |
金额 万元) |
|
跟单信用证 |
100% |
20% |
389 |
|
履约担保书 |
50% |
50% |
850 |
|
债券回购 |
100% |
100% |
2500 |
表外加权风险资产= 389 ´ 100% ´ 20% + 850 ´ 50% ´ 50% +2500 ´100% ´ 100%
步骤四
总风险资本比率=总资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12.5×市场风险+12.5×操作风险)×100%
=119500万元/(639400+12.5 ×1089.3+12.5 ×625)
=119500/660828.75
=18.1%
按原《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总资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
00年资本充足率=11.95/63.94=18.7%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更为严格
•表内信用资产的风险权重p42
2.4
•2.4.1影响资本充足的客观因素
–银行经营规模和资产负债结构 银行经营作风和管理能力 银行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形势
–银行信誉 金融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2.4.2银行资本规模的计量方法
–1.GAAP资本
•GAAP资本(由账面价值计量的银行资本)=总资产账面值-总负债账面值
–2.RAP资本
•RAP资本(监管会计原理计量的资本) =股东股权+永久优先股+贷款与租赁损失储备+可转换次级债务+其他
–3.MVC资本
•市场价值资本MVC=银行资产的市场价值(MVA)-银行负债的市场价值(MVL)
银行的资本计划
★2.4.3
未分配利润是银行内部融资的重要来源
优点:筹资成本较低,避免股东控制权的削弱
银行内源资本支持资产增长模型(戴维·贝勒1978 )
SG=ROA(1-DR)/ (EC1/TA1)-ROA(1-DR)
SG—银行资产持续增长率
EC/TA—资本比率EC1—期末银行的总股本
当其余变量确定后,剩余的一个变量就可以由公式解得
•例子:求SG或求ROA
•已知红利分配比例为50%,总资产为100亿元,原有资本金5亿元,本期未分配利润5亿元,假设资产持续增长率为10%,求银行资产收益率。
★2.4.4银行资本外部筹集
•银行资本外部筹集的主要方式
(1)出售资产与租赁设备(2)发行普通股(3)发行优先股(4)发行中长期债券(5)股票与债券的互换等
•发行普通股
–优点:
•1. 银行有较大的灵活性2. 普通股股金稳定性高3. 对投资者有吸引力
–缺点:
•1.发行成本高 2.会削弱原股东对银行的控制权3.会影响股票的收益
•发行优先股
•在收益和剩余财产分配上优先于普通股,但没有投票决策权和选举权
•优点:
–1.不削弱普通股股东的控制权
–2. 银行不必向其支付红利,利息事先确定
–3.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运用资金获利的能力要高于优先股的股息率,因此,发行优先股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利润
•缺点:
–1.较一般负债成本较高 2.没有税收的优惠
–中长期债券能够成为银行的补充资本的优势:
•1. 债务的利息可以从银行税前收益中支出,而不必缴纳所得税
–尽管长期债务的利息看上去比发行股票的成本高,但考虑税收因素后,长期债务反而更便宜
•2. 发行股票的成本要比发行债券的成本高一些
•3. 不必缴存准备金
•4. 中长期债券的持有者在银行倒闭时,其求偿权排在各类存款之后,而且债券的平均期限长(《巴塞尔协议》中规定必须超过5年以上)。
•缺点:
–1)债务资本不是永久性资本,它有一定的期限
•在债务资本将要到期时,必然要影响商业银行对这一资本的利用效率
–2)债务资本对增强公众信心的能力不如实收权益资本
•抵御风险的能力自然也不如实收资本,在银行资本的计量中,核心资本不包括资本票据和债券
银行发行的中长期债券的种类
(1)资本票据:以固定利率计息的小面额债券,原始到期期限一般为7年~15年
(2)资本证券:面额较大;期限为15年以上
(3)可转换债券:债券投资者可以按预先规定的价格、在持有一定时间后将其转换为银行的普通股股票
(4)浮动利率长期债券:计息方法采用浮动利率,往往表现为若干市场利率的加权指数
(5)选择性利率指数:起初利率为固定利率,一定时期后可由持有者选择转换为浮动利率计息
怎样通过股票与债券的转换来改变资本的状况呢??
例:A银行资产负债表上有100万元的债券,银行以面值记帐。如果发行后这些债券的市场价格为80万,银行是否可以进行股票与债券的转换来改变资本结构呢?
A银行发行80万元的股票,再以市价购回债券,从资产负债表上消除100万元的债务
2.4.5
1、资本不足
(1)追加发行股票或增发新股,发行优先股可以使控制权不外流。
(2)减少股利的发放。从长期来看这是增加资本充足率的最根本来源。
(3)发行从属债务
(4)降低风险资产的比重,增大安全资产的比重。
(5)政府财政支持(我国常用)
2、资本过多
(1)回购股票(2)增加股息发放(3)减少从属债务(4)增加风险资产的比重(高赢利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