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一种说法很流行:如果你什么都不会,那你就只能当领导了。这种说法有点贬损领导的价值,但在员工看来却未必,因为有时候领导看起来真的什么都不会,而且事实证明员工的判断总是对的。其实,这是员工对领导者所处的位置和环境不了解导致的。
一般来说,领导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团队的核心,不可缺少;二是可有可无;三是没有领导更好——领导的存在影响团队发挥最大作用。当第三种领导存在时,员工就认为自己非常不幸——自己的职业发展被一个外行的领导掐断了。其实,我想对我的员工说,在你知道得不够多之前,也许你一直觉得领导看着别扭,但如果有一天你当了领导,或许你就会突然明白,原来是这样!就像我们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人为什么老站着不坐,原来他装了假肢没有办法坐下来!
由于领导和员工所处的层级不同,导致所了解的信息不对称,领导和员工之间很多时候不在同一个语境中对话,从而导致难以解释的矛盾。领导作为掌握更全面信息的人,他所做出的判断在理论上优于员工从个人角度的理解和判断,即使最后结果在员工看来不完美甚至不正确,那也是员工只盯着某一方面利益的人的看法——很多时候为了某个因素领导不得不放弃局部利益,但是又不可能把事情搬到桌面上来讨论。在一个职责分明、管理得井井有条的单位,领导既不能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又不能对某件事情作出解释,就不得不采取一种暧昧含混的态度——不说破,也不澄清(华为的总经理任正非、联想的董事长柳传志在做决定和下指令时多是这样)。
如果一个团队出了一个想靠自己的能力拯救团队的人,那么这个人除了自己去创业以外别无他法。因为大家努力朝一个方向冲就算是错了再调头,也比个人四面出击各行其是强很多!
一个人所处的立场和位置,决定了他对“是非”的判断,没有立场也就无所谓是非对错,更无法判断是非。对错的判断来自于每个人所处的位置和你的眼界:你有怎样的能力、你掌握了多少信息、你的眼光是否长远决定了你的判断是否完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