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原: 随感晓语】
经历了很多的事情,到了如今这个年龄,一直以为自己已经很成熟,在日常生活和做事的过程中,时时感觉到自己那份不再计较的宽容、淡然心态,于是觉得自己似乎已经能够看明白、看通透,并且能够理性地对待和处理身边的事事人人了。
最近一段时间,学习和业务上的事情都很忙,因为种种原因,做得结果自己也不是非常满意,心中有时不免有些郁闷,这才又反反复复思索着一些自己早已明白的道理,突然发现,在不断成熟、追求理性的修炼之路上,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每天所做的事情,大量的宏观微观信息固然要知了,精锐的技术分析能力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要有冷静理智的心态,这份心态是能做好投资理财的必备,更是让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以快乐的状态走进生活的关键。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做人做事要有执着之心,才能够走上成功之路,甚至还有一句这样的励志谚语“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在投资理财的领域内,欲念和进取当然重要,它是一切事情的源泉,否则你把钱存银行好了,没什么需要做的了,理性分析指导下的执着和坚持同样必不可少,但是,这是一个数字和货币的世界,利润是不封顶的,贪婪是无止境的,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又是瞬息万变、你不可把握的,执着的目标追求不等于成功,而成功的标准其实就在你的心里,于是,对这份执着的把握尺度、理解角度便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的满足和快乐的分值。
佛说:戒执着,才有快乐!
现在去回味,真的是意味深长......
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多一份从容淡定;在我们的感情世界里,多一份宽容知足,或许多出的就不只是一份的快乐和幸福!
川西系列:
秋色 · 绚彩光影 ---川西行(一)
神山 · 圣地 · 亚丁 ——川西行(二)
【转:过一种不执着的生活】
每一个人总是在自己的感受里面生活,执着于自己“心”的感受,其实这些感受就是让我们尝受到痛苦的主要原因,因为当我们用“我自己的感受”来分别和判断一切事物时,就会产生“对”与“错”、“爱”与“恨”、“是”与“非”的分别,而产生种种烦恼。
心,就是制造一切法的根源。
制造快乐就会有快乐的感觉;
制造烦恼就会有烦恼的感觉;
放下就会心安;
不放下就会提心吊胆!
所谓“放下”,不是要我们将家庭、事业、父母、小孩统统丢掉,也不去关心生活中所遭遇的一切人和事,如同木头一般。
放下,就是要我们放下“执着”。在挂碍中放下;在贪恋中放下;在“有执着”中放下执着。因为心有执着,就会困在里面,想到“钱”就困在“钱”里;想到“情”就困在“情”里,心的每一个起心动念往往都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绑”住了。如果始终固执在这些自我的感受和想法中,往往就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的痛苦和矛盾。
《心经》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怎样才能“心无挂碍”呢?就是以“缘起性空”观照自己的生活,了知诸法本无自性,并以“止观双运”时时训练我们这颗心,将“空性”引导入我们的生活当中,放下执着,不要用“自以为是”的感觉去分别。如果我们的心能够松弛、包容、不在意、不计较、不攀缘任何外在现象,心就会很坦然地属于自己,此时才能感受自己内在的那份明朗,“吃饭的时候就是吃饭;睡觉的时候就是睡觉”,随时随处体悟自己当下的真实,不去追忆过去,不去妄想未来,这种当下的真实感受,就是生活的真品味!
一个修行的人,首先就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对心性的修行是没有空间与时间的限制的,它是无时无刻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的,在行、住、坐、卧与举手投足之间,放下自己的固执、是非、计较的观念,每一个念头都要非常积极地面对自己,这就是修行。
学佛,首先要学会过一种不执着的生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