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

下午看完两场女排比赛,才刚刚四点多钟,按我们南方夏日的说法,正是既不太晒,又不太热,还不太黑的时间,这时候出门是最合适的了。
在深圳就听说,前门一带重建后变化非常大,于是直奔而来。
图二
走向前门大街,首先映入眼帘的自然是这夕阳之下的“前门”了。

据说前门大街的重建,经历了四年的准备时间,和一年多的集中修缮,并尽了最大努力,力求保持原汁原味的京味。
修缮的依据主要是一组民国初年的真实老照片,基本恢复了民国初年的风貌,包括近十个二三十年代的历史老建筑,数量众多的门面、牌楼等。
图三
前门大街的标志性建筑、北京最大的木制正阳桥五牌楼

图四
进入前门大街,左手第一家店就是大北照相馆。

图五
精雕细琢的牌楼。

图六 被设计成白色鸟笼的沿街路灯。
看到这个“鸟笼”,让我们想起看电影中一个印象很深的场景:清晨或黄昏,上了年岁的老北京人,
拎着鸟笼子到公园里、在皇城根下四处遛鸟逗趣,他们也会伴着这些鸟儿,打牌、聊天,甚至优哉游哉地打起太极拳来。

图七
太喜欢这这活灵活现拨浪鼓路灯了!
图八
戴着太阳镜,插着五星红旗,摇着鹅毛扇......
当这个可爱的年轻人闯入我镜头的时候,我发现,不只我在注视着他!呵呵,绝对不低的回头率,尤其是那位看呆了的大妈......

图九
闻名遐迩的“祥义号”老字号店铺。

图十
“大栅栏儿”是北京最古老、最著名且又别具一格的古老街市和繁华的商业闹市区,作为繁华的商业闹市,这条街上拥有多家独具经营特点和代表性的老字号店铺。
据说,清乾隆年间,于街道两端入口处安置铁制栅栏,故有大栅栏之称,并沿习下来,成为街名。
但我一直不太明白,大栅栏这个名称无论从汉字的读音,还是名字本身的来源来说,都应该读"大栅(zha)栏(lan二声)",可为什么老北京都读做"大栅(shi)栏(lan四声)?

图十一
在北京,吃着这地道的天津小食,味道倒也非常原汁原味。

图十二 走过长长的大栅栏商业街,穿过接受严格安检的地下通道,终于从天安门广场的南边“钻”了出来。
整个广场之上,和天安门城楼相对而望的,就是这个奥运会时期特殊的布景了。

图十三 这个时候的天安门,可想而知会怎样地人多了!

图十四 哪里都是热闹的人群。

图十五 人群、人群、还是人群!
呵呵,所以在广场上基本没拍什么!

图十六 靠近城楼,避开人群,获得这安静的片刻时光。

图十七 逛到晚上,突然有些饿,想往王府井大街吃小吃,走啊走,一条胡同竟这么长?
走不动,只有放弃了,随便走进路边一家看起来还比较不错的北京风味食店。

图十八 看起来,老板应该是个汽车爱好者。

图十九 果不其然,呵呵,连这前台都是废弃车辆做成的,每天坐在驾驶室里数钱,这感觉一定很爽!

2008奥运北京行日记系列
开幕式前到北京 奥运北京行日记(8月8日)
首体 · 女排 奥运北京行日记(8月9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