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1.qq.com/news/pics/6926/6926418.jpg
昨天晚上,有机会前往东莞松山湖,参加了在那里举办的“布莱尔峰会*晚宴”,第一次见到了英国前首相布莱尔。
这次活动是由东莞一家著名的房地产公司主办,据说整个活动花费达上千万元,光布莱尔一人就拿走了50万美金,而从晚宴菜肴的用料来讲,档次确实非同一般。
既然是商业机构,其商业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在此我就不多说了。只是昨晚从宴会回到家没出一个小时,就分别在香港和中央台都看到了这则新闻,但很有趣的是,两家电视台都不约而同地淡化甚至隐去了活动的组织者。现在的媒体也很精明了,可不愿给人做免费的广告了。
非常遗憾的是,整个保安工作做的非常严格,除个别大的媒体之外,其他与会人员一律不得拍照,刚一进入凯越酒店大堂,就被要求寄存了随身携带的小包,当时着的是非常正式的裙装,没有口袋,所以连手机都没能带进去,布莱尔演讲的时候,同桌有宾客用手机拍上几张,我也只有干着急的份了。所以,今天想着写几句什么的时候,简直有点提不起劲儿,可能是咱们摄影圈子里朋友的通病吧,反正,没有片子就没有兴奋点。
说起布莱尔,其实在他和布什搅和到一起之前,细数世界各国主要领导人,除了普京,他算是我最有好感的一个了,当然不是因为他的政绩,管他在英国历史上创造了多少个“最”呢,反正那是英国人喜不喜欢他的理由,在这里,我只是想说说他的个人风格和形象而已。
在早些年,他和克林顿并驾齐驱管理着两个世界大国的时候,单就个人魅力而言,我更倾向于布莱尔,克林顿很能干,不可否认,但他太张扬,长相太过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念,也就是太漂亮了,我觉得没什么个性,加上他的花边新闻,以及他那一口可能让很多人着迷,但让我一点也不喜欢的口中含混的美语,都让我很难从心底里对他有好感。
而布莱尔,除了其宽厚的父亲和丈夫形象,他富有亲和力的笑容,更重要的是他那一口吐词清晰的标准的英国英语,听起来让人非常舒服,记得在英国生活的时候,他们有一个电台,白天常常现场直播议会辩论时的实况,他常在那上面慷慨激昂,演讲的语言抑扬顿挫,形象很有特点,也到成了那时侯我练习英语听力的好方法。
如果说硬要把他们俩做个很八卦的比较的话,克像一个光彩照人的大众情人,而布更像一个内敛、随和的兄长。(哈哈,纯属个人观点!)
尽管众所周知,英国在很多国际问题上的态度是紧跟美国的,但自从布什上台后,布莱尔亦步亦趋地贴着这个一上台就和我们中国不太对付(王海事件)的美国总统,做得也实在太明显了一点,自此,让我对他的感觉大打折扣。
在伦敦时,两次从“唐宁街十号”门口经过,哈哈,不过都没有他凑巧从里面出来的事情发生,昨晚第一次见到真人,感觉和这么多年来在电视上看到的他没什么太大差别,算起来今年54岁了,不过还是挺精神和精干,最有趣的是,开场不久,当中央国际台的主持人介绍到他的名字时,我觉得可能是语气和节奏掌握的不太好,被他当成请他上台讲演了,他竟敏捷地起身就往台上走......
不过,据他自己说这次活动是在他香港和北京两地的活动之间插入的,时间安排的过于紧凑,所以近半小时的演讲中他显得有些疲惫,声音完全没有找到当年那份抑扬顿挫的悦耳感觉。
好了,原本见到这么一个自己多少有些关注和了解的公众人物,总想写点什么,但实在没时间整理一下思路和资料好好动笔,而昨晚的讲话,一来媒体上到处都是,二来也实在太宏观了,什么环境、发展、教育之类的,没什么好说的,只好拉拉杂杂瞎说了几句家常话,全当闲聊吧。
布莱尔全家福(2005年5月)。
从左至右分别是次子尼基、长子尤安、妻子谢丽、三子利奥、布莱尔和女儿凯瑟琳。
2007年6月27日,布莱尔与家人在伦敦首相官邸唐宁街10号向媒体告别。
(以上照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