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到处游人如织的黄金周,原本是不应该前往一些名胜古迹的,但既然到了韶关,驾车几次从号称“南粤第一宝刹”的南华寺门前经过,却又实在没有理由不进去转转的,呵呵,尽管可能的结果会是看到的游人比赏到的古迹还要多得多。于是乎,在密集的游人的簇拥下,冒雨匆匆通过镜头游览了一下这座千年古寺。
南华寺座落于韶关市区东南22公里的曹溪之畔,六祖慧能在这里创立了禅宗,所以这里算得上是佛教禅宗的祖庭了。
禅宗是中国的独创,是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印度教只有禅学,没有禅宗。相传达摩从印度来到北魏,提出一种新的禅定方法。达摩把他的一禅法传给慧可,慧可又传给僧璨,然后传道信、传弘忍。弘忍之后分成南北二系:神秀在北方传法,建立北宗;慧能在南方传,建立南宗。北宗神秀不久渐趋衰落,而慧能的南宗经弟子神会等人的提倡,加上朝廷的支持,取得了禅宗的正统地位,因而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慧能也因而成为禅宗实际上创始人。由于从达摩到慧能经过六代,故传统旧说将达摩视"初祖",而把慧能称为“六祖”。




南华寺始建于南北朝时的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据史料记载,是年印度高僧智乐三藏自广州北上,途经曹溪“掬水饮之,香味异常”,“四顾群山,峰峦奇秀”,“宛如西天宝林山地”,遂建议在此建寺。天监三年,寺庙建成。梁武帝赐“宝林寺名”。后又先后更名为“中兴寺”、“法泉寺”。至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宋太宗敕赐“南华禅寺”,寺名乃沿袭至今。
一走进寺门内的庭院,就可以看到寺内旺盛的香火。

我站的位置是正在修缮而没有对外开放的大雄宝殿的方向,这位斯文的正小伙对着大殿的方向做着虔诚的祭拜。

熊熊的香火燃烧在佛徒的心中,发出温暖的光芒...
幽幽密林之间看钟楼。
禅宗创立之后,影响不断扩大,自身也不断发展,形成了曹洞、云门、法眼、临济、沩仰五大宗派(世称“五家”)异花竞放的局面,它们不但取代了国内其他宗派的地位,而且还传播到国外。公元九世纪,传入朝鲜;公元十二、三世纪,又传入日本,并成为这些国家佛教的主流。此后,禅宗又自东亚传至东南亚乃至欧美等国。现在,每年都有大批国外的佛教徒前来南华寺朝拜祖庭。
有趣的三人组合。
寺内的参天古银杏树静静地伴随着古寺,走过一载又一载的悠悠岁月。
(以上部分文字资料来源于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