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最敬佩的人-郑丁川

(2006-10-06 19:37:04)

郑丁川:竞走冠军商海夺金

“没有我卖不出去的房子”

 

   郑丁川,25岁,云南人,现在是武汉鸿皓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他15岁获全国青少年锦标赛竞走冠军。后因家庭贫困放弃运动生涯,出外打工时做过多种职业,挖煤,在工地上抬水泥,卖验钞机,卖计算器,为厂家推销药品,到夜总会去当服务生端盘子……
   坚忍少年
   一心要梦圆奥运

   1979年,郑丁川出生在云南朝通地区鲁甸县的一个大山脚下,家乡的山路十八弯,给了他羚羊般的速度和体魄。
   12岁那年,郑丁川夺得云南省中学生运动会的1500米和3000米赛跑两枚金牌。云南省体工队竞走教练觉得他是个搞竞走的好苗子,推荐他进了国家竞走队。那时他心里已经有了梦想,他想靠自己的双脚走出大山,走向奥运。
   100公里竞走强度训练是每天的必修课。一天,在离终点还有10公里路程时,郑丁川走不动了。一直跟在身后的教练开着车用软皮筋拖着他的腰继续走。郑丁川两腿一软,一下子扑在了地上……教练车拖着他,膝盖磨破了,胳膊磨出了血……郑丁川又挣扎着爬起,一直到终点,郑丁川都没叫一声苦。
   1995年6月,郑丁川一举拿下了全国青少年锦标赛的竞走冠军。当时,他年仅15岁,是云南省体工队年龄最小的队员。
   家庭太贫穷
   辍学走上打工路

   1995年9月,郑丁川被保送到云南大学体育系。这本是件天大的喜事,但他的父母很快陷入了苦恼,儿子第一学期的学费是3060元,而家里种田的收入只够糊口。郑丁川的三个弟妹也正面临着失学的危险。
   郑丁川决定放弃理想,辍学打工,替父母撑起这个家。
   那天早上,寝室里的同学一个个都照常上课去了,郑丁川清好行李,默默走出了云南大学的校门。他不敢对老师说,他怕老师的挽留让自己下不了决心。
   母亲说,你怎么回了?郑丁川没有勇气迎向母亲的目光,他低下头说训练结束了。脱下运动服,郑丁川每天和母亲一起上山种地。一个月后,教练给家里来了封信,郑丁川的谎言戳穿了,母亲要他回学校。他不肯。母亲哭,父亲在一旁抽闷烟,但无论如何,郑丁川就是不肯回学校。
   在家里帮父母做了三个月的农活后,郑丁川要出外打工。无奈的母亲流着泪给他凑了57元钱,带着这笔全家仅有的财产,郑丁川走出了大山。
   金牌售楼员
   20岁月薪数万元

   从山里来到昆明,16岁的郑丁川做过很多事。到工地上做土建工,抬水泥,挖地基,做人工打桩机……后又到曲靖煤矿去当挖煤工。挖煤的那个月里,郑丁川没有洗过一次脸。为了多赚点钱,郑丁川最多时候一天打四份工,卖验钞机,卖计算器,背包里还有厂家要他推销的药品,晚上八点,郑丁川要准时到夜总会去当服务生端盘子……
   郑丁川走进房地产业这一行很偶然。是报纸上一则广告“月薪万元”四个字吸引了他。郑丁川半信半疑地来到那家房地产公司,半信半疑地从这个行业的最底层做起---每天抱着一摞资料在商场酒店门口发单子。
   接单的人很少,更多的人是不理睬,有的人接过他手里的宣传单,一把撕掉狠狠往郑丁川脸上摔去……每每这时,郑丁川在心里对自己说:没关系!你会好起来的。他们这样对你,是因为你不如他,你成功了,他们就不会这么对你了。
   有天郑丁川看到路边停着一辆红旗轿车,他忙赶过去把广告单插在车把上,这时司机跑了过来,他抢过单子边往郑丁川脸上摔去边骂道:“不滚回乡里去躲起来,跑到城里来丢什么人现什么眼?一群乡巴佬!”郑丁川心里流着泪,脸上却依然以微笑面对屈辱。他在心里暗暗发誓:等着瞧吧!你今天开红旗,我明天开的车一定会比红旗更好!
   发了八个月的宣传单后,郑丁川从160名派单员里脱颖而出,被公司选送到上海学习。当时郑丁川的业绩并不好,八个月里他只卖出了一套房子。老总看中的是郑丁川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那股能吃苦的韧劲。
   在上海学习的那个月里,郑丁川从没有在凌晨三点钟前睡过觉。对那堆陌生的理论知识,郑丁川用起了自己的死办法---他把大量的资料和专业知识全都死记硬背下来,然后找同事当客户,反复练习推销技能。一个月后,郑丁川顺利通过各项测试,成为该公司上海分公司的一名房产销售人员。
   以后的一年时间里,20岁的郑丁川一直稳居公司前两名。月薪几万元。再想起那句“月薪万元”的广告词,郑丁川才觉得原来它并没有言过其实。
   另起炉灶
   专卖“卖不出去的”房子

   一年后,羽翼渐丰的郑丁川决定另起炉灶自己单干。2000年,武汉的房地产业还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好多人对这里的房产业并不看好,这却正好成了郑丁川选择武汉的理由之一。没人光顾的市场,市场的潜力其实最大。2000年底,21岁的郑丁川辞职只身来到武汉,决定从这里开始自己的事业。
   来武汉的第一个月,郑丁川走坏了一双皮鞋,摸清了江城各大楼盘的基本情况。郑丁川是外地人,在武汉的社会关系为零。好的房子他接不到手,他灵机一动,抛出高招,专门着手接一些别人卖不动的楼盘:“卖不出去的房子,交给郑丁川帮你卖。”
   两个月后,郑丁川接到了第一个小区楼盘。这个楼盘一直很让开发商头疼,因为卖不出去,大量的资金无法回笼。公司资金无法周转,就像人体里的血液无法流动一样,那家公司正面临着空前的困境。
   郑丁川一向人缘很好,很快,上海那边的同事听说郑丁川这边需要人手,马上就有四十余位销售精英从上海来到武汉。郑丁川采用自己独特的销售理念和以往成功的操作模式,第一个月就卖了60余套房子,销售额达到了1000多万元,是当时那家开发商销售房子以来最好业绩的十倍。
   在武汉这个别人并不看好的行业里,卖出了别人卖不动的房子,郑丁川由此掘得了第一桶金。拿着这笔钱,郑丁川第一件事就是去昆明给母亲买了一套住房。
   资产近千万
   “我可以随时从零开始”

   好日子眼看就要来了,母亲却得了绝症---肝癌晚期。郑丁川放弃刚成立的公司,陪母亲四处求医,然而半年后,年仅45岁的母亲还是辞别人世。
   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郑丁川失去冠军梦之后的又一次巨痛。送走母亲,郑丁川第一次回到离别了八年的体工队去看望教练和队友。在熟悉的训练场上,郑丁川和当年的教练队员抱在一起,禁不住潸然泪下。
   回到武汉后,郑丁川开始更加拼命地工作。他的鸿皓房产代理从武汉市1000多家房产代理公司中脱颖而出,成为房产销售的精英团队。现在,他的房产代理已经做到上海、昆明、青岛等多个城市。
   郑丁川说他的今天来之不易。“俗话说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打江山靠的是吃苦再吃苦,但守江山更多靠的是人品。人的品质决定他事业的高度和深度。”
   如果较真来算,郑丁川现在的学历是初中都没有读完,从白手起家到今天近千万资产并不奇怪,因为他有着比别人成倍的付出。让记者感动的是他内心里的素质和理念。可以说,他是一个随时可以从零开始、可以从头再来的男人。从这点来说,郑丁川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