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共同体课堂的核心理念
(2020-08-30 19:50:35)分类: 教学资源分享 |
学习共同体课堂的核心理念
1.一切以“学习”为中心
2.保障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权利
3.让学习真实发生
4.以“倾听”为核心,组织协同学习,形成课堂交响
5.课堂上,教师以“倾听”、“串联”、“反刍”为主
学习共同体课堂层级标准
初级:
1.班级座位排成利于学生合作学习的四人小组或U字型。
2.课堂安静,学生能专注地倾听老师和同伴发言,做到不干扰别人发言。
中级:
1.课堂很安静、安全、安定,所有学生能投入学习,能主动说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学生会与同伴交流(两人或四人),能自觉遵守倾听与交流的规则(轮流说、专注听、不插话、做记录)。
3.教师话语精炼,不啰嗦。课堂上,有至少2/3的学生有公开发言的机会。所有学生都有在小组交流的机会。
高级:
1.教师借助“学习单”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学习单两到三个话题)
2.教师、学生会自觉地围绕共同的话题展开串联、反刍,形成课堂的交响。
3.课堂上,学生能在协同学习过程中,不断冲刺挑战,享受思维跳跃、生长的快乐。
4.学科本质突出,教师有意识地关注并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
学习共同体课堂实践要求:
(1)课堂安静、安全、安定
(2)同伴之间形成协同学习的倾听关系
(3)运用学习单,组织学习
(4)一位学生发言,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全班学生倾听发言者
(5)教师倾听、串联学生的发言,在关键处做必要的点拨和讲授
(6)要关照到更多的学生,避免少数优等生霸占话语权
(7)一定要在个人独立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再组织同伴交流
(8)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小组交流
学习共同体课堂实践策略
怎样让课堂安静、安全、安定下来?
1.教师的音量适中、声音柔和、教学的节奏慢下来。
2.设计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活动。
3.让学生真正明白“倾听”的重要意义,学习并自觉遵守“倾听与交流”的规则。
4.课前3分钟,就要让学生安静、安定、安心下来。
需要教会学生的课堂“倾听与交流”的规则有哪些?
1. 两人或四人小组交流时,轻声细语。一人在全班做分享时,尽量用大家都能听得清楚的声量。
2. 小组交流时,最喜欢发言的人首先要询问小组成员谁愿意第一个发言,如果有人愿意发言,请把机会给对方。如果没有,可以自己先说一点。留些发言的机会给同伴。
3. 小组交流时,要轮流说。一个人说,其他人专注地倾听,不要插话,用表情回应说话者,对方的发言对自己有启发时,及时用关键词做记录。等对方说完,再接着作补充。
4. 全班交流时,只要有人发言,任何人都不可随意讲话,也不要举手,可以微笑着看着发言者。
5. 在课堂上,如果遇到学习困难,要主动向同伴请教,也可以举手问老师。记住:能勇敢说出“我不懂”的孩子,是最了不起,最会学习的!
6. 如果有同学向自己请教,请要感谢他的信任,并尽力去帮助他。记住: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教会他人!
7. 如果同伴的发言不够完整,自己要做补充时,要这样说:“谢谢某某同学,带给我启发,我还想到了……”
8. 如果不赞同同伴的发言,要这样说:“谢谢某某同学的发言触发了我的思考。我的想法是……”
9. 只要善于思考,在课堂上倾听任何人的发言都会给自己带来启迪。
10. 如果在课堂上没有控制住自己,随意讲话、破坏课堂纪律,请自觉反思自己的行为,并用文字把自己的反思写下来。自己教育自己,是最深刻的教育。
如何设计与运用“学习单”?
1. 学习单以两到三个话题为宜,话题即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和要学习的内容。一般是“基础性”话题和“挑战性”话题。
2. “学习单”只是供学生学习使用的学习材料,不是教学流程的全部。所以,各位老师设计了“学习单”,还要做教学流程的设计,预先想好如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3. 组织使用学习单时,要先让学生充分审题,弄清要求。
做好充分的文本解读,是上好学共课的关键。每节课,除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外,还要关注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