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讲座笔记:5-6岁儿童的特点和家庭教育策略

(2010-12-01 22:16:44)
标签:

育儿

敏感期

家庭教育

兴趣班

生命来源

分类: 小贝杂说

    这是上个月19日下午,在天天的幼儿园听的一次关于家庭教育的讲座。当时边听边做了些笔记,最近忙忙碌碌,一直没有时间整理,都快忘记了。终于有时间坐下来把笔记整理出来,以便在生活中随时给自己提个醒。

 

5-6岁

年龄特点:

1、兴趣更加广泛,对客观世界,人类历史等开始感兴趣

2、对规则、是非的基本判断

3、开始思考比较深刻的问题

4、在意他人的评价

5、自尊心、竞争意识

6、爱的能力

 社会特征

1、情感方面:嫉妒、爱的能力

2、关注生命来源、死亡的话题。应该告诉孩子,生是喜悦的,死是平静的。避免孩子对生死产生疑问和恐惧

3、关注婚姻,孩子会谈起要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者小伙伴)结婚。其实孩子只是想和自己喜欢的人建立更亲密的关系。与成人所理解的婚姻完全不同。

4、关注父母的关系和家庭的稳定。孩子想知道自己是如何跟爸爸妈妈建立亲密关系的。

5、人际关系方面,孩子需要有相对稳定的小伙伴。

 

针对孩子的特点,在家庭教育的重点

1、尊重孩子,要像对朋友一样跟孩子平等交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耐心倾听孩子的声音,而不只是要求孩子“听话”。

2、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家长要给孩子自主权:独立进食、衣服的样式颜色,玩具的分享,左右手使用习惯、恋物情结等。家中要有孩子独处的地方,孩子有哭的权利。

3、激发前读写活动的兴趣,如画画,阅读

4、视听注意的培养。

5、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6、鼓励孩子学会表达爱,向孩子说明应该为他人着想,帮助和关心有困难的人。

 

重点关注:5-6岁的孩子面临着进入小学,要重点培养孩子以下几方面的能力,为上小学做好准备。

1、人际交往。培养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融入新环境,结交新伙伴。

2、注意力。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原因很多:可能是孩子学的东西太多压力大,家长过度干预,或者孩子的大运动不足,能完全动起来的孩子,才能真正的静下来。孩子有时候磨蹭或者反应慢,家长要反思自己的沟通方式。是不是语速太快,指令太密集或者太罗嗦。

3、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学习方式,比如可以跟孩子做故事接龙、角色扮演、反义词等语言游戏,促进孩子的理解和表达,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应变能力。

4、生活自理方面:独立吃饭,穿脱衣服、洗脸、刷牙、上厕所大小便、整理被褥床铺、收拾玩具学习用具、洗手绢、袜子,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在讲座之后,老师还就家长们关心的一些问题做了解释。关于是否要上学前班的问题,老师主张通常情况下不需要上学前班。应该让孩子在幼儿园熟悉的环境和群体中,完整地上完幼儿园。关于兴趣班,老师主张量力而行。因为6岁以前孩子的兴趣是经常变化的,不同年龄有不同的敏感期,2-3岁音乐敏感期,3-4岁绘画敏感期,4-5岁识字敏感期、5-6岁读写敏感期,同时也是竞技游戏敏感期,所以对孩子是否上兴趣班,上什么兴趣班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而定。关于择校的问题,老师认为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师资水平差别并不很大,所以择校的依据很简单,那就是就近。小学要上6年,离家近才是硬道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