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歌·创作谈】大别山行吟(组诗)·诗歌是一场幽美的欢喜

(2023-09-12 17:00:22)
标签:

几江诗刊

方华

分类: 泥人诗歌
【诗歌·创作谈】大别山行吟(组诗)·诗歌是一场幽美的欢喜
【诗歌·创作谈】大别山行吟(组诗)·诗歌是一场幽美的欢喜
《几江》诗刊2023年第3期刊发组诗并创作谈。感谢杨平主编约编。

大别山行吟(组诗)

 

方华

 

登佛子岭

 

以诗歌的名义挺进大别山

首役佛子岭

 

与时间争夺光影

抢占制高点

风过之处  万竿臣服

众岳在暮色降临之前

归顺

 

绝壁之上  我为峰

指点山河

用平仄的韵律

安排草木的秩序  飞翔的方向

 

语言的石阶

被足音刻入  将成无字的碑铭

一弯新月会记得

一群诗者的征程

 

 

屋脊山上

 

山石为瓦  草木为椽

造就天地之家

 

我不是过客

我是你亿万年前的血亲

今天  来把宗祖问寻

 

虽然旅途坎坷

但一缕晨风足以拭去额头的艰辛

即便云遮雾绕

也难掩炊烟缭绕的乡情

 

今天  我是你屋脊上的一只鸟

展翅和栖落

都在你沧桑的瓦楞间

 

别再妄说天地多么辽阔

只这一方屋脊

足以停歇我风起云涌的世界

 

 

磨子潭上

 

过去  你在我上面

现在  我在你上面

上面  不是一个方位词

是一种征服与俯视

 

征服一条龙

传为一个神话

征服亿万年肆虐的沧桑  写就

新的历史

 

随一只苍鹰的翅膀盘旋而上

俯视一片蔚蓝

波涛不见  汹涌不再

在平和的秋阳下  你只是

我眼中的风光

镜头里的画面

 

那一只小小的桨橹

荡起谁心中的微澜

 

 

万佛湖之晨

 

我想象中的佛光被一场雾霭遮掩

仿佛混沌未开

 

在迷蒙中拾级而上

一条大坝横亘足下

这些数以万计蝼蚁般生命夯实的基奠

绝对不是诗歌中咏颂的章节

 

但我是带着诗意而来的

我在每一茎草叶上寻觅曾经的泪滴  好让

一束晨光找到它折射的角度

写下

心中酝酿己久的诗句

和祈愿

 

我没有时间守望一场大雾的弥散

太多的风光等待我的消遣

那所苦难与荣耀的展馆

不会记住

一位过容匆匆的行履

回首间

我看见每一位行者的身后  都有

一束佛光笼罩
雍容  高尚  神圣

 

一叶破雾的小舟

渡万佛  在我心中

永无彼岸

 

 

走进大别山石窟

 

泪水成河

昨夜倒流入我心底

今晨醒来

岩上已无咸涩的痕迹

 

亿万年的等待

你已空洞了双眼

以苍老却不变的容颜

守望着浪子的归来

 

在你的怀中

我感受世事的炎凉

更多是炙热

这迟归的燥动的灵魂

在峡谷中渐趋平复

 

风吹过我长发

也吹过你的白发

当那一片游云停歇在你的耳鬓

请听我潮湿的细语

呢喃

 

大别山中

这天地留下的情殇啊

我喋喋的话语

可否在这个夏日抚慰你的寂寞

然后把沧海桑田之爱

重新叙述

 

 

情峡情思

 

山水有假

情感在峡谷中营造虚华

老少情人们在玉女瀑前比心

真情可否用六万来命名

 

时间设定以后

跌落绝壁的飞瀑就被收入一只撕去商标的矿泉水瓶

天上的仙女不见踪影

一位少年在威亚上偷拍柳树下的吻

 

时光可以改造

汉服和唐装将盛世租借

当月色清扫游履之后

我能记住的

只是大别山中那一场烽火连天

 

峡谷深处

所有虚构的爱都不及一场生死表演

绿水青山中

我能握住的只是今生

和手心里的

颤栗

 

 

登铜锣寨

 

泉音从山脚铺成蜿蜒的石径

一路托起向上的足履

铜质的锣声金光四射

从叶隙洒落

 

夏日用热情创作的情节

比月光下的神话和传说多了现实之美

我们把自己安放在故事里

让蝉鸣阻挡尘俗

 

连接天境的路用险象结界

那些无畏而坚定的人在南天门处

换骨脱胎

红衣的仙子从松树和岩缝中走出

石阶旁恭列

 

仙乐袅袅

下山的路瞬间撒满绿色的诗句

我们在清风中拾拣

 

 

鹞落坪

 

落与飞  在鹞落坪

我只记住这两种姿态

栖息的是岁月

但其中旧的时光已随溪流不知奔向何方

 

秋天的银杏让我们看见当下的美

但没有一只鸟降落

在金色的树梢

我看见了一双羽翼

久久盘旋

 

有一些传说

像大山深处的密林已是无人涉足

而一些人间的故事

却正被透过树隙的光晕染色和放大

 

已是层林尽染

时间的层次铺呈在逶迤的山峦间

在清晨  我努力向一只鹰学习飞翔

夜色来临时刻

那栖落在我心中之坪上的

是一只什么鸟



诗歌是一场幽美的欢喜

 

方华

 

诗歌对于我来说,就是写作的一种文学种类和样式,它比其他文体能更迅速、更简洁、更直接、更富激情地表达我的思想和感情。

古籍《毛诗》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诗论家严羽在其名著《沧浪诗话》中评述:诗者,吟咏性情也。虽然他们所言之“诗”为古韵,窃以为现代诗也然。

个人觉得,一首“好诗”应具备两个基本方面:有味。触动。

闻一多的《死水》是好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好诗;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好诗,舒婷的《致橡树》是好诗;梁晓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是好诗,余光中的《乡愁》是好诗……

爱国、爱情、生命、生活、岁月、乡愁……不管它表达什么、如何表现,当一首诗、或者是一句诗给读者带来了一丝味道、一种别样的感觉,乃至触动我们或柔然、或麻木、或迟钝、或敏感的心,我认为都应该击节喝一声:好诗。

说实话,我对诗人和诗歌的阅读很零碎,很不系统。

年少时读歌德、拜伦、普希金、莎士比亚、莱蒙托夫等人的翻译诗,就学他们的。年轻时又读顾城等朦胧诗人的,郑愁予等台湾诗人的,以及波德莱尔、艾略特、庞德等西方现代派的,自然也读席慕蓉等流行的……人到中年以后,好像诗歌就很少读了。

碎片化的阅读,也让我难以特别喜欢或推崇某一位诗人,只是对他们的某些诗作心存欢喜和赞叹。欢喜是一场春雨,润物无声,催发和滋润着我心底的诗意。

我的诗歌文本比较讲究诗句的优雅和篇章的优美,在洋溢强烈现代诗风的同时,又与传统纽带相系,追求在清新的气质上绽放活生生的鲜艳花朵,收获真诚与浪漫的诗意。

我认为我的诗作是现实与浪漫的结合体,侧重如实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却又不失强烈的浪漫与梦幻气息。我希望这些诗句能给读者一种亦真亦幻,似乎触手可及,可又飘忽不定的感觉,仿佛隔在梦幻与现实之间一层薄薄而透明的轻纱,微微颤抖,意境幽美。

我的诗歌语言形象较为鲜明,力求使话语行为从普通语言的交际手段中超脱出来,提示读者把眼光停留在话语行为本身,而不要穿越它去寻找什么意义。

我不喜欢晦涩、玄虚的诗作。很多年前就有诗人说过,他的诗歌是写给几百年后的人看的。如此,他的诗作就不要拿出来示众了,存到几个世纪后吧。不让人看懂,你写它干什么呢?显示自己的不一般或是高深?遗憾的是,这样写的大有人在,且还得到不少人的追捧,仿佛成为流行——我说的是“仿佛”。

还有一种诗歌,极尽技巧、手法等一切所谓前锋手段,大幅度地跳跃与转接,但通篇没有表达的主题与思想。这种 “无核”诗歌,实际是一种滥作,也充斥着诗坛。

我们需要探索、创新,诗歌也然,但诗歌更需要“在场”。“好好说话”不行吗?

我是一个诗歌爱好者,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诗人。所以,对于诗歌写作我很随意,既没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刻苦,也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需要用诗的语言来表达时,我就写分行;没有感觉时,何必强抒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