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图】八百多年前的柘皋之战

(2021-01-12 12:56:11)
标签:

巢湖晨刊

方华

盛利者

分类: 泥人随笔
【文图】八百多年前的柘皋之战

八百多年前的柘皋之战

 

/  方华  盛利者

 

   柘皋,古称橐皋,西周初期群舒一支在此建立宗国,春秋时先属楚后属吴。西汉置橐皋县,属九江郡。唐置橐皋镇,属巢县,期间错讹成拓皋

   南宋时,柘皋之地发生一场大战,这场大战是南宋国运的转折点。大战之后,又因笔误,“拓皋”就此变成“柘皋”。

   现在,让我们穿越历史,回到八百几十年前的南宋。

   绍兴十年(1140年)七月底,随着岳家军班师,中原地区乃至淮东地区的抗金战争都已结束。看似已经走向和平,其实危机四伏。

   这年秋冬之交,金军统帅兀术在到燕京朝见了金熙宗,随即返回开封,开始点检粮草,调集兵马,准备再举重兵南侵。

   宋高宗赵构得知此事后也开始整合军队,希望“毕其功于一役”,并暗藏心事,寄望此战能让金军和几支宋军两败俱伤。这样就既能解决来自北方的压力,又能解决南宋初年像岳飞等一些将帅重兵在握的问题,恢复“重文轻武”国策。

   于是,宋高宗调动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锜、杨沂中等部,在战前强调此次一定要合力聚歼金兀术,最不济也要重创金兀术主力。

   金和南宋的一场大规模会战徐徐拉开帷幕。

   绍兴十一年(1141年)正月中旬,准备充分的金军越过淝水,攻占寿春。二月三日进入庐州。随即继续南下,进军到无为军、和州境内。

   南宋当时在淮西有三支大军:淮西宣抚使张俊8万人,淮北宣抚副使杨沂中3万人,淮北宣抚判官刘锜2万人。战争的部署就是张、杨、刘合力正面攻击金军,韩世忠从侧面攻打,岳飞则率军绕到金军后方。

   等金军攻占庐州,张俊和王德才离开建康,在采石渡江,争先进入和州,并相继收复了含山县、巢县、全椒县和昭关等地。

   二月二十七日,金军退到巢县西北的柘皋,认为此地一马平川,最便发挥自己骑兵的优势,便把数万骑兵布置在这里,分为左、右两翼,夹道而阵,以待宋军前来进攻。

   宋军最先到达的是刘锜部,接着是王德率领的张俊部,殿帅杨沂中此时也率领3万人马由杭州赶赴柘皋。与金军夹石梁河(今柘皋河)而阵。

   十八日,双方展开大战。杨沂中轻敌冒进,首先遇挫。王德继之指挥将士集中力量去攻击敌军的右翼。王德射掉敌军骑兵的指挥者,并乘势大呼,步兵挥舞长柄大斧突入敌阵,如墙而进,大破金兵拐子马。经过一番激烈的鏖战,金军大败。宋军乘胜收复庐州,金军被迫撤退到寿县东南。

   柘皋之战,金兵死伤万余人,宋军仅失将士九百余人。

   柘皋战后,张俊根据不准确的情报,以为敌人全部退淮北上,淮西战事宣告结束,便命令刘锜先退军回太平州。张俊自己则要与旧部属杨沂中耀兵淮上,企图排挤刘锜,独享打退金军的战功。岳家军此时也抵临庐州,张俊则谎称“前途乏粮,不可行师”,岳家军于是退兵舒州,上奏朝廷,以决进止。

   但是金军并没有全部后退,反而是埋伏起来了。等张俊发现金军主力还在时,已是为时过晚,金军攻占了濠州,并且在濠州伏击宋军成功。

   得知消息,韩世忠率军前往,但败局已定。岳飞得知后也急急北上濠州,但金军已闻风而退,宋军也皆撤回各自驻地。战争就这样结束了。

   柘皋之战后,南宋再也无力北伐了,毕其功于一役的梦想也彻底破灭。主战派开始走下坡路,主和派占据朝廷。岳飞、刘锜等主战将领或被杀、或被解职。

   柘皋之战,也让金军看到彻底征服南宋的无望,遂同意南宋的求和,签订了“绍兴和议”。南宋国运也就此定矣。

   柘皋之战,是南宋抗金史上为数不多的大胜仗。“柘皋大捷”的振奋消息也快速传到各地。当时,有单州(今山东单县)人庞谦孺得悉后,激动不已,挥毫作诗《闻虏人败于柘皋作口号十首》,诗中却将“拓皋”均写成了“柘皋”。自此,柘皋之名泛见于史志典籍,沿用至今。


发:2021.1.12《巢湖晨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诗歌】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