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柳暗花明游狼巷

(2020-12-16 13:00:39)
【散文】柳暗花明游狼巷

柳暗花明游狼巷

方华

 

到凤阳,朋友说,去狼巷迷谷转转吧。

可为什么称狼巷?又为什么叫迷谷?朋友介绍,因旧时那片山野常有野狼出没,里面又是沟壑纵横、错综复杂,是一个天然的迷宫,当地人就称之为狼巷迷谷了。

兴趣勾起,动身前往。

 

狼巷在县城东南的殷涧镇境内,从城内驱车不过半小时即到达一片山野之地。

下车,迎面一座恢弘高大的寺院山门,上书:禅窟古刹。原来,去迷谷,首先要穿过一座禅寺。

入得寺院,见道场并不是很大,背依之山岭也不见奇异。朋友见我面色淡然,说道:你可不要小看了这座禅院,传说它建成于公元一世纪汉武帝年间,比东汉明帝白马驮经的第一古刹白马寺还要早二百余年,而且寺名还是苏东坡亲自题的哦。

于是得知,禅窟寺原名桃花寺,历经魏晋南北朝,寺名屡屡更换。隋代,钟离刺史至此游览,看见:僧万唐持律甚严,每行路有虎随之,故改名为虎窟寺。至唐初,因唐高祖李渊祖父名虎,为避讳,改名为蝉窟寺。此时的蝉为蝉鸣之蝉。至北宋时期,“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苏轼来此游玩,取“参禅旁窟居”之意,正名禅窟寺,并挥毫题写“禅窟古刹”寺名,延用至今。

禅窟寺因其佛教文化史渊源流长,一度香火旺盛,为国内名刹之一。但至抗战时期毁于战火。我眼前所看到的禅房寺院,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旅游业逐渐兴盛的热潮中恢复修建的。

文化和历史赋予了寻常的事物以厚重和底蕴。再看禅窟寺,见其庙宇亭阁掩映在浓荫翠盖之间,心中便有了“深山藏古寺”的意境。

等转至寺后,才知禅窟寺的最大看点所在。

禅窟寺后有洞,名禅窟洞,是一个天然溶洞,是禅窟寺祖师们作为修身养性、传经布道的佛窟,留下了诸如“八相成道”的传说故事和“三十六祖像”等佛教文化遗迹。

此时正是夏日,步入洞中,立感清凉无比。据介绍,禅窟洞内气温常年保持在17度左右,夏季洞内潮湿,秋、冬、春三季比较干爽。

禅窟洞总长3000多米,曲折蜿蜒,高低起伏,从中穿越,也是别有情致。洞中最让我瞩目的,是其洞壁上的石刻。

一路寻寻觅觅,见洞壁摩崖石刻真是丰富多彩,让一窟寻常洞天烁烁出彩。据导游介绍,洞中现存石刻十七处,其中唐刻四处,宋刻七处,清刻四处,未署时代的一处,字迹剥蚀的一处。这些石刻多为纪游纪事之作。其书法风格各异,流派纷呈,真、草、隶、篆、魏碑等体应有尽有。石刻中最早的一处为唐元和三年的纪游题名。这些,真实记载了历代文人墨客对禅窟寺的钟爱。

 

在禅窟寺参禅礼佛、禅窟洞接受文化的熏陶和时光的穿越后,一行步入狼巷迷谷。

入山,才知道什么叫看似寻常却艰险,才知我们不要轻视了任何一个貌似平淡的呈现。

狼巷迷谷内的地形真是独特,沟壑纵横、明谷暗涧、谷谷相通,回旋幽秘。如果不是路牌指引,我肯定自己行不多远就会迷失方向,更别说找到出口。这真是一座天然的迷宫。

狼巷迷谷为典型的石灰岩溶地貌,谷内石灰岩形成于5.4亿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纪。而这片石灰石的石质又极易被水溶蚀,因而形成了今天的狼谷奇观。

水蚀作用形成了今天狼巷独特的地貌,但树根和土壤对迷谷的作用也比较明显。在迷谷里穿行,可以看见许多锯齿状或漩涡状岩石,也可以看见许多植物就扎根生长在这些奇特的岩石中。这些生长在岩石上的树木也极具特色,他们虽历经沧桑,不那么挺拔高大,歪曲的身材却能经得风霜雪雨,不屈不挠,倔强地生长,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

在狼巷中四顾,感觉迷谷所处之地山势虽不高大雄伟,却由于地质构造及地貌形成的特殊,仿佛微缩了奇山大川的雄奇景观。这里既有黄山的清秀,又有华山的险峻,也有张家界的神奇。谷深处抬头望天如一线,谷浅处举目观山如层峦。其岩石千姿百态、形神兼备,有的似鳄鱼探路、有的如野狼挡道、有的层层叠叠如天书万页。灰褐色的岩石千疮百孔,苍劲朴野,凝聚着远古的风韵。

狼巷内的道路很是狭窄,两侧怪石嶙峋,让人一踏入就有一种毛骨悚然之感,若是单人行走,怕会恐惧顿生。谷越行越深,路越走越曲折,一道变两道,两道变四道,高低回旋间,若没有指引,我已不知深处何方。

谷中有的地方很逼仄,仅仅只容一人通行,有的地方则需要侧身才能通过。像摩腹巷、瘦人谷等处,身形胖大点的通行十分困难。

在一路闯过几个窄谷后,一行人到达狼巷迷谷的核心地带,站在这处相对较为宽敞之地环顾四周,凹凸坎坷的道路,不辨方向的幽秘通道,而巷道的“晕头转向”“歪门邪道”等等命名,让我已不知如何迈足才是正确,不知到底哪一条通道会走出迷谷。

据说,迷谷里没有死谷,都是相互贯通的。在谷中探幽,我深深体味了“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走出迷谷,身旁的禅窟寺正钟音袅袅,回首凝望,不免感叹而得禅悟:这错综曲折的谷道,真宛如人生,那面对的一个个路口,面临的一个个抉择,就如岁月摆在我们面前的机遇,选择不同,路亦不同。但只要我们一直向前追求,总会走出迷谷,走向一片美丽新天地。

发:2020.12.16《长春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