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笑泉口,笑泉传佳话,一村跨两县
标签:
巢湖发布方华摄影盛近摄影 |
分类: 泥人影像 |

笑泉口,笑泉传佳话,一村跨两县
文/图
在巢湖市散兵镇与无为县严桥的交界处,有一个村子叫笑泉口。
小村很小,只有二十几户人家,却跨了两县市。在巢湖境内有十七户人家,无为境内仅七户人家。无为境内的过去叫鼓楼村,现在统称笑泉口。小村村舍房屋相连,只有村人自己知道谁家是巢湖还是无为的。稀奇的是,两村相互交融几百年,却是各操当地口音,开口可辨。
一
笑泉口的村名缘于村中处于巢湖境内的一口古泉。
传说很久以前,村西边一叶姓村庄的女子嫁给了该村一方姓人家。方家老汉早逝,儿子出外谋生,家中仅剩婆媳相依为命。
时年大旱,村边塘坝干枯,又遇婆婆大病,媳妇每日要去几十里外的白湖担水回来,给婆婆熬煮中药。
一日担水回来,途中遇一骑白马男子,开口相求:大姐,我和这匹马跑了很远的路,现在口干舌燥,人倒是能忍耐,牲口却不行,希望大姐赏一口水给我的马喝。
看着马张着大嘴喘着粗气,方家媳妇就说:那就喝我后面这桶吧。说着就把水桶移到马的嘴边。
干渴异常的白马将后桶水一饮而尽,又乘媳妇没在意,吸干了前面的那桶水。等方家媳妇发觉,已是两桶皆空,于是放声大哭。言道:我家婆婆生病就等着我挑水回去煎药,今日回去无水,如何是好?刚才我让你的马喝后面这桶水,是怕脚后灰尘落在桶中脏了水,不好给婆婆用,前面这桶干净的水是回去煮药救我婆婆命的,没想到……
男子听了哭诉,劝说:没承想我的马喝的是你救命水,真是愧疚。不过我通晓医术,且让我随你去给你婆婆看看,也许无水也能治病。
女子无法,也只好担着空桶,领着中年男子往家赶。
男子到方家,给婆婆把脉问看方。言道,郎中开的方子也是对症,只是仍需用水煎药。媳妇又哭:哪里有水,我得连夜再去白湖担水回来。
男子问:你家平常何处担水?媳妇手指着门前几十米一处池底干裂的塘口,说,天未大旱时就在那取水。
男子大步跨出门外,抽出随身宝剑,向枯池中猛地一插,等他抽出宝剑,只见一股清泉随剑喷涌而出。男子冲着方家婆媳大声喊道:“请看,白湖之水来也!”说完,便跃身上马,扬鞭而去,瞬间无影。
原来,男子就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他见人间大旱,民不聊生,又被被方家媳妇的孝心感动,于是施法掘井济民。于是,人们就称该泉为“孝媳泉”,称此村为孝媳村。
为何孝媳泉今天被称作笑泉了呢?一说是孝与笑同音,口口相误而已。一说是该泉有奇异之象,泉水上涌,会不断鼓起气泡,若人在泉边说笑,声音越大,泉水上涌越快,气泡越多。据说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孝媳泉就被称作了笑泉。
二
笑泉其实是个天然的泉眼,泉水清澈甘冽,水位、水温皆恒定不变。
笑泉口水面约有三四十平方米,井水清澈见底,池底到池边绿油油地生长着一种生菜样水生植物,叶片展开又极似滴水观音的叶子,因池水冬暖夏凉,这些植物在冬日里会开出满池金黄的花朵。
上世纪“三年自然期间”,村中有人采此池中的植物果腹充饥,说是苦涩难当。在环境卫生及医疗状况很差的年代,乡村多有生疥疮之人,周边村民皆用此泉中的水生植物捣碎敷疗,立见奇效。
村中老人介绍,这种水生植物只能在这泉水中生长,离开此泉就无法成活。曾经有村民多次尝试把此水生植物移往别处水塘,结果没几天就枯萎,无法成活。
笑泉的出水量很大,即便遇大旱之年,泉水也不干涸。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干旱缺水,村民曾用十多架水车同时从泉池往农田抽水,没日没夜的抽取,结果泉水终被抽光见底。那次抽水,让村中一些老人留下深刻印象,据记忆,笑泉的最深处达五六米,井底圆形,直径约一米多,上面覆盖的全是黄沙碎石,泉水就从沙石间不断地往外涌。停下抽水不到半个时辰,泉池里的水又满了。
笑泉泉口在巢湖境内,但是泉水却蜿蜒东南向,通过和泉池相连的一条溪流流向无为县境内。溪流下游无为境内有十多个村庄主要就靠这口古泉的水来蓄积饮用和灌溉农田。
又传说,因为这口泉池的泉水甘醇,生活在周边的一条龙和九头螺蛳精为争夺这口清泉发生打斗。双方在此打斗了七七四十九天,给一方百姓带来了灾难。刘伯温得知后急急带着一把宝剑赶来,斩龙降精。将那条龙在笑泉的北边化为龙骨山(又名卓剑山),将九头螺蛳精在笑泉的南边化作螺蛳山。
笑泉以及笑泉口村就坐落在这两条山峦之间的龙骨山南。
(文/图发2019.3.23《巢湖发布》,2019.3.26《巢湖晨刊》)

1、巢南散兵境内的龙骨山并不高大险峻,笑泉口村就坐落在此山的南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