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图】张疃村,古老村庄见沧桑

(2019-01-02 08:04:46)
标签:

巢湖发布

盛近摄影

方华摄影

杂谈

分类: 泥人影像
【文/图】张疃村,古老村庄见沧桑

张疃村,古老村庄见沧桑

/  方华  盛近

2018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拟将张疃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进行公示。

张疃村地理位置优越,南抵巢湖北岸,旅游观光大道靠村沿线3公里,西北与镇政府所在地和富煌工业园、黄麓经济开发区相毗邻,交通便捷,是旅游观光和投资开发的宝地。

明初,张元一夫妇从江西豫章迁巢避难,由姓“沈”姓“李”二人担保,在这里安家落户。后张氏人丁兴旺,至公元1488年,正式将此村命名为张家疃村。不久,张氏又在村北建了张氏祠堂,奉张元一为始祖。

张疃古村座北向南,一条老街纵贯东西,老街之南有“门口塘”一口,老街之北连接有南北走向、几乎平行的多条巷道。其中有名的有:老巷、大巷、沈家巷、燕巷(裤档巷)等。这些巷子的北头又与一条小巷相通,形成一个梯子形状。

现在有人说张疃村以及巢北一带的许多村落建筑是“九龙攒珠”式。所谓“九龙攒珠”,是指村落分布在巷道间的狭长地块上,前后相连。巷道中修筑有排水明沟,与民居天井的排水管道连通。在村庄中部、商业街以南,有口略呈半月形的池塘,民居排水通过巷道汇入此塘。如遇到大雨,九条水沟滚滚直入池塘,活像九龙戏水。

“九龙攒珠”,只是近些年个别学着对巢湖北岸村落形态的一个形象描述。这一规划方法未见正规史籍记载,当地也未见任何民间相传。严格地说,这只是学者对巢湖北岸村落布局形态的一个命名。

(文/图发2018.12.31《巢湖发布》)

【文/图】张疃村,古老村庄见沧桑
1、张疃村,一座古老的村庄。

【文/图】张疃村,古老村庄见沧桑
【文/图】张疃村,古老村庄见沧桑
2、虽然历经沧桑,许多古旧的房屋已经不存。

【文/图】张疃村,古老村庄见沧桑
【文/图】张疃村,古老村庄见沧桑
3、但今人称之为“九龙攒珠”的村庄格局依然保存。

【文/图】张疃村,古老村庄见沧桑
【文/图】张疃村,古老村庄见沧桑
4、虽然物非人也非,但可想象曾经。

【文/图】张疃村,古老村庄见沧桑
【文/图】张疃村,古老村庄见沧桑
5、冬日里,每一条巷道都显得特别的安静。

【文/图】张疃村,古老村庄见沧桑
【文/图】张疃村,古老村庄见沧桑
6、幽深的巷道里,留下过多少童年的记忆和乡愁?

【文/图】张疃村,古老村庄见沧桑
【文/图】张疃村,古老村庄见沧桑
7、连接村巷的东西走向的老街,依然是今日的村中心。

【文/图】张疃村,古老村庄见沧桑
【文/图】张疃村,古老村庄见沧桑
8、老街路南的门口塘,就是所谓“九龙攒珠”的“珠”。

【文/图】张疃村,古老村庄见沧桑
【文/图】张疃村,古老村庄见沧桑
9、古时,老街东西及每条巷道皆建有闸门,为御敌防盗。今只在一条巷北重建,留有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建闸的石碑。

【文/图】张疃村,古老村庄见沧桑
【文/图】张疃村,古老村庄见沧桑
【文/图】张疃村,古老村庄见沧桑
【文/图】张疃村,古老村庄见沧桑
10、在新旧交替的村舍里,旧的回忆已不是那么深刻。

【文/图】张疃村,古老村庄见沧桑
【文/图】张疃村,古老村庄见沧桑
【文/图】张疃村,古老村庄见沧桑
【文/图】张疃村,古老村庄见沧桑
11、老街东西口的两口水井,它如水的记忆或许更幽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