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涂山狐缘

(2017-03-22 19:55:36)
标签:

苏里南《中华日报》

香港《中华时报》

《新巢湖》季刊

分类: 泥人随笔
【散文】涂山狐缘
【散文】涂山狐缘
【散文】涂山狐缘

【散文】涂山狐缘
【散文】涂山狐缘
【散文】涂山狐缘
【散文】涂山狐缘

涂山狐缘

 


方华


 

孩童时代,生活在巢北的一个小村里。每天一抬头,就可以看见对面的一片山峦。山名与那座闻名世界的风景胜地同名,叫黄山。每每坐在村前的田埂上遥望这片山脉,心中便生出许多想象,感觉那莽莽的大山里面似乎隐藏着许多秘密和宝藏。

后来有两件事,增添了这片山在我心中的神秘。

一是我一位在公社当干部的表亲,当时领着一帮人在山中修水库、疏河道。某日,忽然思家心切,半夜里从山中徒步回家。当他行至山东面一山坳处,眼前忽现几团绿莹莹的光。原来,他与几头狼狭路相逢了。就在他惊出一身冷汗、毛骨悚然之际,忽然一道白光一闪,群狼竟落荒而逃,瞬间无踪。据他回忆,落在他和群狼之间的似乎是一只白狐,那只白狐朝他回头一望,便倏然消逝在暗淡的夜色里。

另一件事是我孩提时在大人们的神秘交谈中得知的。说是一位村人山中尿急,便在一废墟上就近解决,同行有人劝阻,说此处曾是狐仙供奉之所,不可亵渎。此村人一贯不信传言,依然在废墟上解了内急,并谑言:它要真有灵验,就让我明日起不能言。机缘巧合,第二日一觉醒来,他竟真口不能言,并连续几日哑口无声。家人急,要求医,他连连摆手,拿纸笔写其缘由。家人随前往山中废墟处拜求,等及回家,村人已谈笑如初。

此处真假莫辨,只是透过这两件事中传奇和迷信的色彩,可以看出这片大山及周边乡民对狐仙的崇拜。

那时候,父母在巢城工作,随外婆住在乡下。每每去县城看父母,要步行到这片山脚下的小镇乘车。无数次在这片大山旁擦身而过,都没有涉足这片山野。那一份神秘与想象,一直留存在小小的心中。

后来,到父母身边在城中上学,工作,成家,一晃几十年,没再回到那片故土。那片传奇的山峦也渐在记忆里淡忘。


 

几年前的某日,爱上户外探奇的我想起那片儿时无限好奇的大山,便驱车前往。车从八字口处进山,一直向东北。

山中道路蜿蜒崎岖,林木葱茏、村舍零落。幽谧的山道上,奢想着有一只白狐倏忽出现,续写一段传奇。

行至大衖水库,忽见右侧山岩上刻有鲜艳的两个大字:涂山。

涂山,这不是史记中禹娶涂山之地吗?难道就在咱巢湖,就在我儿时遥望的神秘之地?

带着一份疑惑与兴奋,从东面下山,迎面一座村落,名方涂巷。问村中耄耋老者,知方涂巷解放前叫涂山堡,村中涂姓皆为涂山氏的后裔。

我的记忆,这一片方圆几十里的山脉就叫黄山,为什么这里又叫涂山。村民解释,这整个山区的总称为黄山,而每座山皆有其名。黄山之东的这些山峦又称涂山,它包括大涂山、小涂山、土地老爷山、麦秸洼、麦岭、龙窝、香草洼、黄麦衙、小头山、傲鞭山、东洼垴、长山等。

于是,在村民的叙述中,一段尘封的历史被翻开在我面前。


 

远古时期,巢北的这片山野便生活着一支部落,称涂山氏,为有巢氏一支。涂山氏族兴旺,部落强大。尧舜时期,大禹奉舜命,承父业治理九州洪灾,行至涂山,与涂女偃攸相识,并相知相爱,同时,来自中原的大禹也希望依仗南方这支强大的部落,随娶偃攸为妻。

禹娶涂山女一事,在众多古典史籍里记载。如《越绝书·记地传》记:“涂山者, 禹所取妻之山也。”《尚书·皋陶谟》记:“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矛弗子。惟荒度土功。《楚辞·天问》记:“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桑?”

而《吕氏春秋》记述尤为详细:“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曰:‘白者,吾服也。九尾者,其证也。’于是涂山人歌曰: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成于家室,我都攸昌。于是娶涂山女。此段引文系据《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太平御览》转引,今本《吕氏春秋》失载。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亦有《涂山歌》,全诗为:绥绥白狐,九尾龎龎。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文字较繁,是据《吕氏春秋》又加增补而成。《吴越春秋》中并说到涂山女的名字叫女娇。

翻阅历史,我似乎了悟这方山水在我小小心胸里留下的疑惑与神秘。而典籍中记述的涂山女娇乃九尾白狐之言,释开了这片大山周边乡民对狐仙崇拜的根由。


 

出方涂巷向北,忽见一古木参天。

行几百米,见一禅院,内有高达二三十米、几人合围的一棵古银杏。碑记,此树达千年以上,是现记载中巢湖存活年限最长的树。禅院原为二郎神庙,是古时乡民为纪念帮助大禹治水的二郎神杨戬所建。

沿二郎神庙继续北行,有村名胡里高。村民告知,在民国二十年前,此村就叫狐狸村,得名源自此处即是四千余年前大禹娶九尾狐化身的涂山女之地。后村人因狐狸之名不入耳,遂改为胡里。

众多古籍、地方文献及传说皆记载,大禹娶涂山娇,新婚五日即离家履命治水,并三过家门而不入,长久在外奔波。

禹出门在外的日子,女娇独守空房,思夫心切,便登高眺望,候禹于涂山之阳,作歌呼唤:候人兮猗!

这首深情的候人兮猗!被称为南音之始,是有史可稽的中国第一首情诗。涂山女娇也因此成为中国远古神话中的诗歌女神。

史实是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事,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似乎更看重的是这一方厚土里神秘、传奇的人文色彩。

之后许多次,我在这片叫涂山的山野间穿行,寻古探幽,抚古思今。虽然一次也没遇到过我奢想中的那只白狐,但我坚信,那只传说里的九尾灵狐,早已在我的灵魂里化身相随。



发:2017.3.21苏里南共和国《中华日报》,2017.3.22香港《中华时报》,2017年第1期《新巢湖》,2017.8.29《巢湖晨刊》
【散文】涂山狐缘

【散文】涂山狐缘

【散文】涂山狐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