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历史与见证:巢湖半岛王家嘴古社庙

标签:
巢湖晨刊巢湖历史方华 |
分类: 泥人影像 |


历史与见证:巢湖半岛王家嘴古社庙
文/图
巢湖半岛,不但山水风光秀丽,历史文化底蕴也十分丰厚。行走在如火如荼开发与建设中的这片热土,俯拾之间,皆是令人惊叹的历史。
在中庙和花塘河之间临湖的王家嘴上,有一古社庙。社庙是民间俗传的土地神祇居住的地方。可不要小看了这座似乎到处都有的土地庙,此庙可是环巢湖周边最大的土地庙。
王家嘴社庙庙堂约10平方、堂前院落约10平方。社庙建在王家嘴村东一土岗上,坐北朝南,面向浩淼的巢湖,庙虽不宏大,却显出些气势。
明洪武年间,有王姓三兄弟从江西瓦屑坝迁徙到此定居,家族渐繁衍兴旺,于是建此社庙,祭拜土地神灵,感谢一方水土。
社庙具体建于何年代,目前还无具体考证。只见院门门楣上方白底黑字手书篆体“古社庙”三个大字;庙堂内东侧墙壁下方,镶嵌的一块保存完好的古石碑,散发出历史的真实信息:碑首铭文标题“重修古社庙碑记”,整版文字雕刻清晰如昨,正文详细记载了先民们如何集资修缮此庙的过程,以及捐款人的名单、金额,落款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据此记载,重修距今也已有198年。
尤为珍贵的是,院内西侧有一古柏,苍翠虬劲,胸径约有60多公分,如此粗壮的柏树,估摸树龄至少在300年以上,具体有待专家考测。也许这棵柏树,就是当年王氏先民在建庙时同步栽植。
据王家嘴村王氏后代、现年70岁、曾长期担任王家嘴村生产队长的王国普回忆,1998年,政府出资对此庙再次进行维修,后村民王清河出资塑像、王国耀出资修院门,形成今天王家嘴社庙的气象。
现王家嘴社庙内供奉土地老爷和土地婆婆2座神像,有一对金童玉女像前侍奉,另有黑白双煞分列两侧。
王家嘴社庙又被周遭民众称作“懒王庙”,其中缘由据王国普老人告知,这有一段经历。上世纪60年代初,王家嘴村有一好吃懒做之人,娶一外地女,生4子。因老屋坍塌无处居处,便一家搬在庙中生活。然而,搬到庙中没有多少年,4个儿子及懒人自己便先后因病、因灾死去,剩下寡妇一人也投往它村。村民们说,社庙是神圣场所,懒人一家在庙中吃喝拉撒,玷污神灵,是有此祸。由此,王家嘴古社庙在当地又被称为“懒王庙”。
王家嘴社庙见证了一个家族几百年的历史变迁,它将有幸再见证巢湖半岛这方灵秀之地更加灿烂美好的未来。
(文及部分图片发2017.2.14《巢湖晨刊》)

1、在中庙和花塘河之间临湖的王家嘴上,有一古社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