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是一味药
方华
钱是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自从它被发明使用,人类的社会生活已经离不开它。我们通过劳动挣钱,然后用它来换取所需,改善生活。
然而,钱又为我们带来诸多弊端。早在1700多年前,西晋的隐士鲁褒就写过一篇《钱神论》。说其“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严毅之颜,开难发之口。”又骂这位“孔方兄”:“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
文中还言:“钱无耳,可使鬼。”细读其文,感觉钱真的就如神灵一般,法力无穷。
当下社会流行一句话:“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金钱是万万不能。”有人就这样说出认识:“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钱可以买到虚名,但买不到实学;钱可以买到小人心,但买不到君子志。”
对钱的推崇追逐,让我们的社会染上了诸多弊病。
上世纪末,国内爆出的厦门远华走私案中,赖昌星等人就是利用手里的金钱,导致那么多的官员见钱眼开,被钱神牵着鼻子走进赖昌星的红楼,也走到了贪官们各自的仕途终点。现今国家治腐惩贪,诸多“老虎”落网、万千“苍蝇”投火,大快人心的同时,也惊叹金钱之诱惑如此之大。
钱致病,钱也治病。唐代的张说即写过一篇《钱本草》。这篇仿古传《神农本草经》体式与语调撰著的奇文,文字不长,仅二百余字,乃作者总结人生六十余年之阅历,苦心孤诣而成。文章以钱喻药,诊治时弊,利害之论,颇富哲理,寓教深刻,堪称一剂济世良方。
《钱本草》首言钱这味药是“味甘,大热,有毒。”却“偏能壮颜,采泽流润,善疗饥。解困厄之患,立验。”张说鼓励人们去挣钱攒钱,又倡导散金破灾:“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
张说称,钱“能立邦国,污贤达,畏清廉。贪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采至非理则伤神。此即流行,能役神灵,通鬼气。”
因此他总结出驾驭金钱的“七术”:“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予合宜谓之义,使无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防己谓之智。”他开出此药的食治之法:“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理,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张说年少入朝,为官一直到六十四岁辞世,历经武则天、唐中宗、睿宗、玄宗等几代皇帝。他能够充分的去体验金钱的滋味,体会钱这柄剑的双刃。其《钱本草》真乃一剂针砭时弊、治病救人的良药,文章以药喻钱,耐人寻味。
可悲的是,古往今来,在有些人眼里钱就是主宰一切的万能之物。什么道德礼仪,什么集体社会,什么国家民族,已统统丢在脑后。他们贪婪的欲望让內火攻心,眼睛黑了,良心昧了,智昏神迷,最后终落得个“毒发身亡”。
我想,“老虎”“苍蝇”们大都开过《钱本草》这剂方子,只是,他们未能按方抓药、按剂服药罢了。
发:
2014.12.16《环湖晨刊》http://szb.ch365.com.cn/dsck/html/2014-12/16/content_928521.htm
2015.8.27美国《国际日报》http://www.chinesetoday.com/big/article/1034966
2015.9.16《皖江晚报》http://epaper2.wjol.net.cn/wjwb/html/2015-09/16/content_72532.htm?div=-1
2016.9.15日本《阳光导报》
2017年第1期《安徽国资》
2020.12.17菲律宾《商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