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音洗心
方華
透著涼意的秋風吹進窗戶,將案上的一本詩集吹開頁面,也隱隱地送來幾聲蟋蟀的低吟。忽然想到那句“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心中就詩意地想,若秋天好比是一部書,這呢喃的秋音,便是那夾在那書頁中一枚別致的書簽了。
秋天應該是有故事的。比如紅葉寄情,比如采菊東籬,比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比如“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秋天的情節或許多了一份深沉,多了一份蒼涼,多了一份悲愴,多了一份情重。因此,面對秋天,不必讀得太深,以免風寒難耐;也不必太過浸染,以免霜露入骨。掩卷小憩,且將窗外的蟲鳴夾入秋的章節間,看一彎新月如鉤,天地空濛。
不喜歡歐陽修的《秋聲賦》,雖然文采華章,字裡行間卻太過蕭殺。倒是非常喜歡文中童子對其“此何聲也?”的回答:“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
聲在樹間的是風吟。風過無痕,但它留下了秋蟲的低語,清音如曲。興味盎然地想,這風聲就好比是一部千古的曲譜,而那呢喃的秋音又好似那譜上一串輕快的音符。
月明星朗之夜,那忽遠忽近、忽有忽無的秋蟲之聲,讓清亮的夜色如銀片般在風中輕敲摩擦,悅耳清心。月從窗入,清輝四壁,這樣安謐的時光實是難得,不得不讓人且將蟲語為簽,輕合歲月之書,放鬆身心地享受。
這樣美妙的秋聲裡,還是會聽到一兩聲輕歎的。比如元好問的:“四壁秋蟲夜語,更一點、殘燈斜照。青鏡曉,白髮又添多少。”這樣的歎息是對美好時光的留戀,是對匆匆人世的珍惜,如快樂中摻雜著一絲淡淡的憂傷,把一顆塵世中的心弦撥動。
“人言悲秋難為情,我喜枕上聞秋聲。”陸遊《秋聲》裡的這兩句讓我喜愛。在此詩中,詩人一反古代文人騷客悲秋的老調陳辭,唱出了慷慨昂揚的勵志秋歌。
白居易詩雲:“暝槿無風落,秋蟲欲雨鳴。”秋聲也如葉尖上的清露一般,濕漉漉地,在這萬籟俱寂的時刻,清洗蒙塵的心。
发:
2013.10.04印尼《讯报》
2013..10.22美国《国际日报》http://www.chinesetoday.com/big/article/805178
2013.11.4《夏津大众报》http://epaper.dezhoudaily.com/xjdzb/20131104/index.htm
2013.11.18《皖江晚报》http://epaper2.wjol.net.cn:8080/wjwb/html/2013-11/18/content_173395.htm?div=-1
2014.9.15《皖东晨刊》http://szbk.chuzhou.cn/wdck/html/2014-09/15/content_109453.htm
2014.10.5《汕头特区晚报》http://www.step.com.cn/html/2014-10/05/content_565173.htm
2015.11.4《首都建设报》http://sdjsb.bjd.com.cn/html/2015-11/04/content_323738.htm
2015.11.5日本《阳光导报》
2015.11.6《环湖晨刊》
2015.11.24《孝感日报》http://szb.xgrb.cn:9999/epaper/xgrb/html/2015/11/24/07/07_66.htm
2019年第3期《巢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