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理三月好風光/方 華
「大理三月好風光,蝴蝶泉邊好梳妝。蝴蝶飛來採花蜜,阿妹梳頭為哪樁?」這首電影《五朵金花》中的插曲,讓人對大理美麗的三月風光産生無限的嚮往。
陽春三月,點蒼山雪峰掩翠,洱海湖碧波盪漾,山澗裡溪流歡暢,山坡上茶花競放……這一幅幅令人心曠神怡的畫卷,書繪成大理最美好的時節。然而,白族人民鍾情「大理三月」,還有一層更重要的原因:一年一度的「三月街」盛會。
「三月街」又稱「觀音街」,是白族最盛大的節日,每年農曆三月十五至二十在點蒼山麓舉行。相傳南詔細奴羅時,觀音於三月十五日到大理傳經,因此每年屆時,善男信女們便搭棚禮拜誦經並祭之。三月街成了講經説佛的廟會。由於大理地處交通要道,古代雲南信佛者甚眾,隨社會經濟的發展,廟會逐漸演變成了滇西地方貿易集市和節日。
「三月街」還有一個「月亮會」的傳説:洱海邊有一個打魚的小夥子,娶了龍王的三公主為妻。有年農曆三月十五日晚,月亮特別皎潔。三公主抬頭望月,知道嫦娥又在月宮舉辦一年一度的月街了。她知道月亮上的街市雖貨物繁多,琳瑯滿目,可所有的物品只能看不能買。於是三公主忽發奇想:在蒼山腳下也辦一個月街,而且要讓大家想買什麼就能買到什麼。於是,夫婦倆就來到蒼山中和峰的東麓緩,栽下一棵大青樹,每年農曆三月十五起在樹下做買賣七天。從此就有了這樣的一個熱鬧的集市。
清代大理學者的《三月詞》中寫道:「烏綾帕子鳳頭鞋,結隊相攜趕月街。觀音石畔燒香去,元祖碑前買貨來。」至今,大理人仍習慣稱三月街為「月街」。每到會期,貨棚櫛比,遊人如潮。爭相選購自己所需的物品。
三月街也是白族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的大舞臺。會街期,歌舞不絕,戲曲連臺,傳統的賽馬、賽龍船,敲金錢鼓,耍霸王鞭……其濃厚的民族風味吸引周邊白、回、漢、藏、彝、納西、傣等民族前來赴會,並吸引大批的國內外遊客前來遊歷觀光,規模和影響一年更勝一年。二○○八年,大理的「三月街」入選全國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還榮膺首屆節慶中華最佳文化傳承獎!
三月街還是白族青年男女結識相會、談情説愛的佳期。在大理,情人相戀的美好去處,莫過於蝴蝶泉。相傳古代倉山腳下有一潭泉水,一棵彎彎的合歡樹,羊角村裡住一對男女青年,男的叫阿龍,勤勞勇敢;女的叫阿花,心靈手巧;三月三是白族「朝山會」,阿花送給阿龍一條繡百隻蝴蝶的「百蝶巾」,蝴蝶栩栩如生,隻隻傳情。財主羅奎得知消息,垂涎阿花的美貌,搶走「百蝶巾」,逼阿花成親。阿龍打獵回來發現阿花被搶,夜闖羅寨,救出阿花。但是,在窮兇極惡的羅奎及家丁的追逼下,他們最後雙雙跳下潭中化為蝴蝶,第二天潭中飛出一對大蝴蝶,蝴蝶泉的美名由此而來。電影《五朵金花》也即是以此為題材拍攝的。
一對青年男女堅貞不渝跳潭化蝶的傳説,使蝴蝶泉成為大理地區最富浪漫色彩的勝境。三月街會期間,蝴蝶泉邊,合歡樹旁,百花吐艷,蝴蝶起舞。人群中多的是青年男女的身影,來此體味愛情的堅貞。而遊人身臨其境,更是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三月大理,田園風光旖旎秀美,白族村莊錯落有致。「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此「大理四景」在三月裡皆可一睹。「風花雪月」幾乎成了大理在「三月街」之外用來招徠遊客的又一個招牌。據説「風花雪月」還可以在白族姑娘身上穿戴的配飾上找到對照,這就需要發現的眼光了。在大理、在三月,你發現的或許會更多。
发:
2011.3.6香港《大公报》http://source.takungpao.com/news/pdf_catalog2.asp?rnd=1299638203093#
2011.3.7《中国新闻网》转http://www.chinanews.com/hb/2011/03-07/2889284.shtml
2011.3.8《中新网.陕西新闻》转http://www.shx.chinanews.com/news/2011/0308/shx_chinanews_37129.shtml
2012.4.27印尼《讯报》
2013.3.15美国《国际日报》http://www.chinesetoday.com/big/article/725453
2013年第21期《丝绸之路》(上半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