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菊黄蟹肥时

标签:
黔东南日报四川工人日报台州日报合肥日报环渤海文化 |
分类: 美食美味 |
又到菊黃蟹肥時
“和露摘黃花,帶霜烹紫蟹”。秋風勁,菊花開的時節,若約三兩好友,煮幾匹螃蟹,就一杯老酒,道古今佳話,話歲月短長,真乃人生之愜事一樁也。
家住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邊,吃蟹實不足為奇。但在金秋時節,人還是爭相一品蟹鮮的。所謂菊黃蟹肥,正是說此時節乃螃蟹最鮮美肥嫩的時候啊。
大部分人認為,吃蟹要吃母的,其實非也。吃蟹講究的不在於雌雄,而講究吃在它們各自成熟的季節裏。古詩有雲:“九月團臍十月尖,持蟹賞菊菊花天”。就是說,在農曆九月,吃蟹要吃母的,因此刻蟹黃最多。而到了農曆十月,就要吃公蟹了,這時節公蟹膏腴鮮肥,乃最佳品嘗時機。
說到吃蟹,自然會想到《紅樓夢》三十八回裏的場景,一群才子佳人賞菊品蟹賦詩,讀之令人稱羨與嚮往。以蟹佐酒,吟詩作賦,是古代文人騷客的一種風雅。螃蟹,不僅滿足了人們的口食之欲,還成了詩情畫意中一個特別的元素。
與食蟹有關的文字不少,據說《周禮》中即有“蟹胥”(一種蟹醬)之載。最著名的當屬《世說新語》中記述的晉代人畢卓,說他“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實令我輩這些“浮光掠影”般品蟹者折服。
恐怕已無從考證誰是第一個食蟹者。魯迅先生曾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在此,我不但佩服第一個食蟹者的勇氣,更為之為後人開一味佳餚美味而讚歎。
常人吃蟹,無非手抓嘴啃,頂多也就是用一根牙籤剔剔骨縫裏的蟹肉,蘸蘸碗裏調好薑末、芫荽的香醋而已。舊時講究的人家,卻有一整套吃蟹的工具,有“蟹六件”“蟹八件”之說。查找資料得知,“蟹八件”即鍾、鐓、鉗、鏟、匙、叉、刮、針,一般為銅或銀質。據說,用這些工具吃完螃蟹,將掏空的蟹爪蟹殼重拼一起,儼然一隻整蟹也。
雖住大湖邊,在物資匱乏的年代,食蟹也是一件稀罕事。家中偶得一兩匹蟹,基本是蒸熟了後左剔右刮,將那可憐的一點蟹肉“打”(熬制)成半鍋蟹糊,一家人嘗那特別的鮮味。
記得小時候,在塘邊溝畔稍翻翻石塊,即可見到許多小石蟹。一次,揀了不少石蟹回家,硬纏著外婆要燒著吃。外婆無奈,只得將小蟹刷乾淨,裹上麵糊,放到油鍋裏炸,一邊炸一邊說:“還不抵我這個油錢呢。”可那炸過的螃蟹又脆又香,現在想起都饞啊。
去年菊花黃時,一在外打拼多年的好友回鄉,於是邀其品蟹飲酒。進酒店時,朋友在大廳的水族箱前遲疑不前,指著八爪二螯的傢伙問:“這是螃蟹嗎?”我大驚,疑其故鄉的螃蟹都不認識了。朋友笑曰:“長期生活在大都市,偶吃蟹,上桌的都是紅豔豔的傢伙,猛一見這青黑色的,一時竟不敢確定了。”旋即,為鄉情的遠離而唏噓感歎。
“秋風響,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在對一匹蟹的品嘗中,又豈是一個鮮字能了。
已发:
《台中日报》2009.11.10
《环渤海文化》报2009.11.22小雪号
2010.10.12《黔东南日报》http://www.qdnrb.cn/site1/qdnrb/html/2010-10/12/content_111380.htm
2010.10.22《四川工人日报》http://scgrrb.newssc.org/html/2010-10/22/content_1086648.htm
2010.10.26《台州日报》http://paper.taizhou.com.cn/tzrb/html/2010-10/26/content_304378.htm
2013.10.6《合肥日报》http://epaper.hf365.com/hfrb/html/2013-10/06/content_730043.htm
2016.10.11《巢湖晨刊》
2016.11.10《安徽工人日报》http://media.workercn.cn/sites/media/ahgrrb/2016_11/10/GR0215.htm
2016.11.21泰国《中华日报》
2018.10.22《铜都晨刊》http://www.tlnews.cn/szb/szb2018.htm
2019.10.21《海南日报》http://hnrb.hinews.cn/html/2019-10/21/content_21_4.htm
2019.11.2《泉州晚报》https://www.baidu.com/link?url=FakYg61LRYZ1y-k9VLCLt-3BlOhygR4CMvejkNT2sA6E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