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香

标签:
白玉翡翠臭豆腐腌菜白菜豆腐汤朱元璋 |
分类: 泥人随笔 |
豪华气派的酒店,装潢考究的包间。落座,服务员递上菜单,一眼看见菜名:天下第一香,而且后面标注的价格不贵。就问服务员:这是什么菜?服务员笑答:臭豆腐。全桌不禁哑然。大概吃腻了大鱼大肉山珍海味,一群人笑喊:来盘、来盘!
菜上桌,看“天下第一香”,就是精致的瓷盘里用臭腌菜水蒸着的几块豆腐。伸箸,有人皱眉,有人说好。拣一块放进嘴里,感觉一般,没有那种臭出香的味道来。
不免想起儿时在乡下,谁家入冬不腌几缸菜,脆也罢烂也罢地吃到春菜上市,又有谁家没有蒸过臭豆腐。具我所知,蒸臭豆腐,腌烂了的芥菜最好,雪里蕻、白菜等次之。
酒店里的“天下第一香”,是沥去了菜渣的腌菜水蒸的。在乡下,人们蒸豆腐是连渣带水。腌烂了的芥菜再经柴火一蒸,入口绵软软的,而豆腐却蒸发起来,起一个马蜂窝似的眼,滑嫩嫩的。记得母亲蒸臭豆腐,特别要用那种乡下人叫“窑锅子”的陶盆,还要撒上蒜末、姜末、辣椒末等,淋上一点生香油,未起锅,那特别的香味就已飘满屋子。
别看蒸臭豆腐这样的“下贱菜”,在我小时候也不是家家想蒸就蒸的。一般人家,也就是将烂菜掏出来稍在锅里烧一下,将就着下饭。若遇哪家蒸臭豆腐,就会有人问:你家今天蒸豆腐啊?因为蒸臭豆腐那种臭中带香的味道十分浓烈,一个村子都会闻到。
在酒店里吃了一回臭豆腐,勾起了我的回忆,更勾起我的回味。老想着能再吃一回母亲做的那种臭豆腐。可不说母亲已去世,就是在城里想找腌烂了的芥菜也难啊。
那天在菜市场,突然发现有人在卖臭腌菜水,渣滤得干干净净的腌菜水,装在一个个的矿泉水瓶子里,也就是一瓶矿泉水的价格。兴奋地买一瓶回家,掰蒜子、剁生姜、剪辣椒,一套程序全按照记忆中母亲的操作。等蒸出来,一尝,比酒店的好,但总没有母亲的那种味道。
想起一个故事。朱元璋在参加义军之前,曾有一段时间以讨饭为生。饥荒之年,哪能讨到多少。一次饿晕了,被一户人家用一碗白菜豆腐汤救醒,他问:这是什么好吃的东西?救人者笑答:白玉翡翠汤。多年后,朱元璋成了明朝开国皇帝,吃尽人间美味后,觉得餐餐味同食蜡。突然想起白玉翡翠汤来,认为那才是天下第一美味,于是令御厨烹制。御厨使尽手艺烧出的种种“白玉翡翠汤”,都让皇帝摇头。最后知道,不过是普通人家的一碗白菜豆腐汤。等御厨将一碗家常的“白玉翡翠汤”烹好,朱元璋还是觉得不够味儿。
时过境迁,心情不再。或许,最美好的东西总在回味中。
有乡下的亲戚进城来。问他:家里有烂腌菜吗?答有。于是让他有机会再来时带点,要那种带烂渣的。没隔多久,一位朋友正好到亲戚的乡下去考察投资环境,于是打电话让亲戚把东西给朋友带回。
朋友回城,给我拎来一个大编织包。打开包,里面是各类土产及新鲜蔬菜。隐隐嗅到一股特殊的味道,可左翻右找,就是没找到我要的。
朋友问:你找什么?
烂腌菜。我答。
找那个啊。我路上老觉着车内臭得不行,打开包,见是一瓶烂了的小菜,心想,你家亲戚也真是的,没好的,也不能给烂臭的呀,我就随手扔到车窗外面了。
我的天下第一香啊。我在心里喊着。
(已发2009.11.5《新民晚报》,《华文摘》2010年第1期转载,2010.1.15《巢湖日报》,2010.11.26《皖江晚报》,2010年第12期《饮食科学》,2018.12.1日本《阳光导报》,2019.1.3《安徽工人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