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晚报》2009.9.20发稿

标签:
牵浓苍梧晚报秋来喇叭秋意 |
分类: 报样留存 |
车子穿过田野,透过车窗,一眼就看到了它们。像一群小顽童,伸着个脑袋,或在埂上、或在枝梢、或在墙头,张着个小嘴喊:“秋来啦,秋来啦。”
正是阳光斜射的早晨,几茎藤蔓,一朵朵喇叭状的花儿,以活泼快乐的方式进入我的视线,把我带入一个清新的秋天。
喜爱牵牛花有一定的原因。
幼童时,我的脸上雀斑多,懂点医的外婆就把牵牛花的种子研成粉,用鸡蛋搅成糊,抹在我的鼻间额头。现在我的脸光光洁洁、白白净净,是不是牵牛花的功劳,不得而知。
年少时,我还曾以《牵牛花》为题写过一首小诗:“总爱踏着/别人的身体往上爬/并一路扯起/炫耀的喇叭”。此诗是我第一次被编辑留用的文字,对它的记忆自然就像清晨里的牵牛花一般鲜艳。
年轻时,我一个人住在一栋明清式建筑的木楼上,七八个平方米的小屋内,有一方长二尺、宽一尺的小窗。读书累了,就站到窗前,看外面鱼鳞般的瓦脊,和一方灰白的天空。一个深秋,从野外归来,我顺手采回一些牵牛花黑色的种子,找一个瓦盆盛了土,将其随意地撒在里面,放在了窗台上。
冬去春来,那天立在窗口看风景时,发现盆里生出几茎绿芽来。知道是牵牛花,于是倍加呵护,做一些浇水松土之事。到了夏天,几条绿藤顺着窗沿将整个窗口爬满,立秋时,即零星地开出几朵或淡紫、或深蓝、或粉红的花来。白露过后,百褶裙似的花儿赛着开,像一群小舞女,把一方小小的窗口变成她们表演的舞台。风起时,心状的叶片与喇叭状的花轻摇慢舞,给单调的寒窗生活带来了生机与乐趣。
郁达夫说过: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我不知道他眼中那蓝朵的秋意是否与我的感觉相近,那就是一种清新又清心的宁静与闲适。
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也爱牵牛花,据说,他在名剧《贵妃醉酒》中许多令人叫绝的身段与动作,就是从对牵牛花的观摩中得来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生前也好牵牛花,他还专为自己种牵牛花写过一篇文章,文中写道:“手种牵牛花,接连有三四年了……今年从墙脚爬起,沿墙多了三尺光景的路程,或者会好一点儿;而且,这就将有一堵完全是叶和花的墙。”可见其种牵牛花的规模。
(发表时有删节,全文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ded4450100ez7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