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左岸)
品味着泥人诗集《蓝》(一)
文/季群生
我现在正翻看着泥人诗集《蓝》,随着书中每一首熟悉的诗,脑海里不断浮现着往日在巢博里第一时间品读泥人新鲜出炉的诗的情形,似乎在阅读中眼里也湿润着诗意感动的泪水。他的确作为我最典型的文学良师益友,第一次巢博沙龙联谊会上所渴望见到的泥人眼镜背后的深邃眼神,仍历历在目,在后来的岁月每间隔很长一段时间就会如期会面。其实在巢博上读到泥人的第一首诗开始,似乎意味文学诗意感动的开始,从此经历至今,已接近三年,神交以久。当昨天在巢博沙龙联谊会二周年暨第二届巢博沙龙联谊会时,又一次见到泥人,不过这一次作为泥人诗集《蓝》签名赠书于博友的意义非同平常。泥人认认真真为我签了
“季群生先生雅正”。从得到到签字后的那一刻起,就感动于泥人《蓝》
“我喜欢走进语言学中蓝色的部分,像忧伤走进伤感,象爱走进柔情,象一滴蓝墨水,溶入海……”蓝色调的诗意中。
对于泥人与我谁先谁后进入巢博,脑袋里始终还有点疑惑。一直以来,我对自己的记忆能力似乎缺乏一种自信,所以对于我比泥人谁先进巢博也缺少自信。说到这里,突然想到的季羡林先生的一段有意味的话:“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是一个现实,脑筋里的回忆也是一个现实,一个存在形式不同的现实。”
二年前的首届巢博沙龙联谊的同一天,面对巢湖报社会议室的许多第一次见面的知名文学博友,不免心中有点忐忑不安。然而当各位博友相互对号入座地相互握手之后,似乎被各位博友的那种温馨情谊而让那颗蹦蹦跳跳的心渐渐地舒缓。当泥人以他那大眼镜中所射出的深邃的眼神投向我时,高大身材所映衬的长胳脯大手把我延伸,那一刻的心情恐怕没有知道,说出也许人们不大深信地狐疑你在故弄玄虚地夸张,总之泥人(那时诗人叫“老狗”)浓密幽深的黑发,让人不禁想起《毛委员在安源》的那幅令人印象深刻的著名油画。后来,大家围坐在会议室的四周,前后有两三层、济济一堂,记的泥人就坐在会议第一排,很羡慕,也嫉妒。层次、水平、名气不一样啊!所以那时初入道的我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也并不为过,尚属幼稚的想法也算可以理解。好象很快临到泥人发言,好象泥人始终不苟言笑,只谨言慎微地作了简短发言,就如他的诗一样,言简意深,浓缩的是精华,含蓄地表达,诗意的内涵,蓝色的格调。简短的抒发诗怀,换来的却是非常热烈的掌声。鲜明的对比,“距离产生美”的鲜明效果反差。
上午的首届巢博沙龙联谊会结束后,大家离开会议室来到报社下面广场的湖堤边共同手拉着会议横幅合影留念,照片了印下了泥人的高大的身影,照过像后泥人因事而离去,但泥人的高大影象、深沉的脸庞、深邃的眼神从此雕刻在我的脑海里。那一刻突然想到一句词来描绘离别情形:“最是巢博辞别日,广场临堤别离走,泥人背影留。”我那里知道,这一次与泥人会面后竟然令我几乎每天夜晚在巢博的网页品阅着泥人的诗,因为泥人浓缩成精华的诗几乎每天都在更新,从“诗说博友系列”到
“诗说春天系列”,以及夹杂其中的“诗说我爱美人系列”等等,我几乎都是第一时间如饥似渴地品读与思考,而刻意探究诗意的寓意内涵,伴随至今的一如既往,并时不时在诗歌中激发文思、寻找灵感地进行解读与评述,他对于一个文化热爱人的文学启迪是何等重要,而诗涵可餐的收益非浅。
从此以后,我与泥人之间通过巢博平台,而在网络的两边不断地产生着文章交流互动,你诗说,我评述地抒发文思灵感的礼尚往来。虽然泥人在巢湖,季在无为,但因为博文交流的互动而并没有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感。从泥人这二年半来的巢博赋诗作文历程来看,显示了“与文字捕杀,被语言所伤,却左冲右突,永不言败”的对于诗歌的痴迷执著热爱的探索追求精神。
两年来,泥人不但写出很多精练的诗,但也写了很多散文或散文诗,同时也开始进行了摄影的探索,从这次第二届巢博沙龙联谊会上主持人马方的口中得到“泥人正在学画画”秘密。总觉得泥人的摄影作品延续了诗歌一脉相承的意境,就象泥人的散文所秉承着陶潜“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诗意风骨,以及太白飘逸洒脱而缥缈大气的风范。那是别一番格律的韵致与超脱的意境,而不受格律平仄的局限与约束。实际上一直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泥人以前的犀利睿智的诗意蕴涵越来越与宁静淡恬的心境参透有机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这次泥人耐心地与我促膝交谈,兄长般呵护地谈及我文字中很多很多,鼓励中不乏委婉真切地经验传递,以及恰如其分地指点弥补肯定,真和很感动,其实在巢博博文互动交流的泥人评语分析与留言点拔,那份文学交流的真诚的不掩饰虚言相告经常令我感动。可是这次第二届巢博沙龙联谊之时的泥人与我的长时间促膝相谈,真的是第一次,穿越了以往虚拟网络中的时空相连,而零距离的首次文学交流的现实长谈。那份真诚如实的无遮无掩,那种开诚布公的侃侃而谈“岁月的歌声”,就如诗意地涓涓流淌,而泉水清清地不断文思碰撞地闪烁着诗意哲理的睿智光芒。正是“呵/无语的心情/在大千世之外/我在心中打坐/心在原野放歌”(《神游》)的写照。
这次巢博第二届沙龙联谊会作为泥人诗集《蓝》发行仪式的发言是很深情的,好象比二年前第一届沙龙联谊会上的发言时间要长很多,尽管泥人一向是一位惜言如金的人,但这次泥人却真情流露地至深感言,这一刻让人们可以看到一个更深层次的泥人,就如泥人诗中享受生命与时光的意味深长,此刻想起了泥人《春天来了》中“(泥人难得一见地微笑了)被煦风点燃,火焰照亮个山坡(巢博联谊会场),大地的心事被青草说出,一条小溪唱出它雪压已久的欢快……音符飞舞飘扬……一位诗人的心巢里/酿(酒)一般的诗句/……在季节的转弯处/一不小心/就与我们撞个满怀。”这是泥人《自嘲》文学中“喜爱剑走偏锋/不练正派的武功/往往走火入魔/对精神实施自残/就像我此刻/把胸口剖开给你看”的另一版本,反映了文学之外“低处的生活”现实中泥人自然和谐人性的一面。泥人心中仿佛在说:“嘘,别出声/让我在思想的深处/收敛飘渺的梦想/让我静如一位禅者/阐述一点人生”(《秋蝉》)。
巢博第二届沙龙联系结束了,博友欢聚的时间总很短,分别远离的时间却漫长。往日的联谊热烈情形犹如梦幻一般,转眼间不复存在,平静依然如故,却留下经常回味的美好回忆。此刻我坐在桌前,品味着泥人诗集《蓝》,感味于曾经相濡以沫的泥人网页上的熟悉诗歌,感悟与感动之中,不免悠悠伤感,内心思潮翻滚,汹涌澎湃,眼眶渐渐湿润。“悠悠四十载,幸读泥人诗”,高山流水,诗歌弦韵,幸遇知音。此时,我的心绪也是不足于为外人道也。我想,诗人泥人毕竟作为一位书生,而仍然一如既往地迷恋诗歌创作的探索与研究,而如痴如醉、痴情不改地从容继续诗歌创作下去,而“执迷不悟”于E网情深于诗歌文学巢博网友交流,从此,“朋友就在光纤里/友情就在键盘上/李白拜访杜甫/省去了车马劳顿/泥人拜访朋友/只需鼠标轻掀。”(《两地情》)
我与泥人年龄似乎相差不多,距离泥人岁数可能仅仅举步之遥,都冲着奔五而去,我姓泥人为兄长,泥人称我老弟,所不同的是泥人擅长诗歌探索,我对评论情有独钟。或许泥人的坎坷曲折的人生历练与我有所想象,只知道泥人曾经因家庭困难而不得放弃电视学院学习的大学梦想,从此一步步从基层奋斗于至今,却从没有失去诗歌热爱的不断探索追求,`对于现代诗歌发展的强烈忧患意识,埋头苦干、百折不挠的文学意志,筚路蓝缕、卧薪尝胆的韬光养晦的诗歌探索磨砺,孜孜以求、勇往直前的绝不放弃精神。而终属诗歌境界大有所成。也许从泥人的诗歌文学人生的奋斗轨迹,而让我不禁想起自己的文学行路历程,从大学落榜与情感失意,到长江水手生涯,再到机关招待所,直到机关办公室的工作至今,却一步走上文学任重而道远的不断攀爬坚持,其中之艰辛曲折切身体味。从泥人的诗歌艺术的辛路履程之经验可见,一个人如果要文学艺术创作造诣上有所成就,就必然才华与勤奋有机和谐的相结合,从泥人诗歌的灵性与才气,从泥人挖掘诗歌内涵的超人勤奋与不断耕耘,方能在自然与社会的各个角落与层面洞察到事物的本质,而融入诗歌的灵魂,通过激情来呼唤灵感,从而凝聚成诗歌的精粹。如《鸟语》之“天地间最美丽的语言/说出春天的美好/把天说蓝/把草说绿/把花朵说绽放/多么具有穿透力/它进入了一个诗人的心中/让一些冰封的诗句/沉睡的情感/苏醒”。我想,才华与勤奋是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行行皆然,人人皆然,概莫能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