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兴宇、无厘头与诗歌调侃表述

(2008-10-23 14:19:19)
标签:

无厘头

诗歌

老爷子

《我爱我家》

文兴宇

中国

文化

分类: 泥人随笔

文兴宇、无厘头与诗歌调侃表述

文兴宇、无厘头与诗歌调侃表述

 

    2007年7月30日,著名表演艺术家文兴宇“老爷子”去世。既称之为表演艺术家,文老爷子是凭其精湛深厚的演技和质量过硬的作品说话的。但真正让“老爷子”的名声做到家喻户晓,还是从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开始。在《我爱我家》及以后的《家有儿女》等诸多系列作品中,文老先生以其诙谐幽默、张弛有度的表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路线与风格,在演艺界独树一帜。

    说到喜剧,说到幽默诙谐,不能不提到另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周星驰。周星驰也以幽默搞笑见长,但其作品更穷尽夸张、恶搞之功效,被称之为“无厘头”。

    相比较而言,文老爷子的表演张而不浮,星爷的作品有失沉稳。但风格的差异、功力的深浅,不影响他们及他们的作品深受很广泛观众群的喜爱。

    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匆忙、紧张、压力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需要一点幽默、一点轻松、一点夸张与搞笑。而喜剧作品,大多或是在内容、或是在思想上贴近或接近生活与现实心理。这些,或许是文老爷子和星爷成功的一点道理。

    抛开以上,单从艺术创作而言,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百花齐放。看多了板着面孔的说教,人们确实、或者说更需要一些调侃、一些轻松与风趣。

    由此联想到诗歌创作。从《诗经》《离骚》、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到新文化运动倡导的白话诗,到文革后的朦胧诗,乃至当今各种形式的前卫先锋流派,诗歌一直作为一种高雅(或说附庸风雅)的艺术,成为艺术上的象牙之塔。诗言志也罢,诗言情也罢,很少有诗人以诗歌的语言及形式来调侃现实生活与内心世界,更甭说星爷的“无厘头”了

    其实,说白了,诗歌也不过是文学的一种形式。形式不是死板的模式,形式可以创新,可以发展。中国新诗(与旧体诗歌相对而言)也不过百年的历史。特别是在当今这个讲求创新的时代,一个思进取的诗人应有创新精神。由此,近几年里,我一直探求着一种诙谐、幽默、调侃的诗歌语言与叙述方式,在寻求异同性的同时,力求口语化、大众化、“无厘头”化,使自己的诗歌走出神塔,深入民间。

    多年前写出一首《完善》,此诗一出,不说它的好坏,首先是让自己在心理上感觉很舒坦,但那时还是一种无意识的诙谐。直到某日在家中接到“中间代”旗手诗人安琪打来的电话,写下《想起安琪》,才豁然醒悟,这种诗歌表述方法或许正是我所要的。《想起安琪》在中国农业大学的一次诗歌节上朗诵,反响热烈,更坚定了我追求此种诗歌表述方式的信心。遗憾的是,由于自身的水平及惰性,未能持之以恒。

    2006年,博客已开始风行中国,《诗歌月刊》(下半月刊)要出一期博客特大号,主编老巢嘱我开博,以在当期选用我的作品,这才在博客网登陆。开博以后,逐渐结识一些博友,为调剂氛围,加深感情,基本以调侃的方式写下《诗说博友系列》。可以说,此种表达方式在博客网站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喜爱。只是,后来写着写着又变得“严肃”了,是件憾事。

    不言实验,也不说尝试。自己在诗歌界虽无树一帜而百应的名声与能力,但我毕竟已找到认同,我认定会有共同追求者。

    且把此种诗歌表述方式命名为——调侃诗歌。

 

    (此文写于2007.7.31,此次贴上来作了修改删节)

    (发2008.12.26《巢湖文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