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芽中学走笔
一所地处农村的中学竟能在近十年来为北大、清华输送16名高材生,向国家输送30名飞行员,为高校输送上万名优秀学子,高考上线率一直保持在60%以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10年前,说起眉县槐芽中学,名不见经传,几乎无人问津。如今,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教育领域内,眉县槐芽中学已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村普通中学一跃成为誉满三秦的省级标准化高中,而且教育教学质量一直稳居省市前列、眉县之首,社会各界也是好评如潮。
在惊叹和议论槐芽中学创造奇迹、发生巨变的同时,人们不禁会问,一所偏僻的农村中学,为何能取得如此辉煌灿烂的成绩;一所办学条件并不出众的农村中学,又为何能培养出众多的令人们为之惊叹的“天之骄子”?
诸多的疑问,让人们不由得探寻这一教苑奇葩分外妍的奥秘!
眉县槐芽中学创建于1956年,是全省少有的一所地处农村的省级标准化高中。校园占地120亩,农林实践基地100亩。学校现有5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800人。学校共有教职工178人,其中专任教师148人(含外籍教师1人),省、市、县三级教学能手52人,学科带头人36人,中高职称占72%,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专任教师的100%,其中有39人完成了研究生学历教育。
校长张道俭很是推崇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话: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他重视用先进的教育思想统领全体教职工,确立了“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教育理念。坚持品德第一的教育原则,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实施分类教学、分层推进的教学模式,充分彰显学生个性。学校要求教学工作首先从学困生抓起,要给学困生更多的关心、关怀和帮扶。不让一个学困生掉队,努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公平。
学校先后组织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去河北衡水中学等全国名校考察学习,回来后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年内通过陕西省示范高中验收,经过3-5年努力,建成西部名校;未来10年,全力争创全国名校。学校重视用目标引领全体教职工,使全体教师始终保持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面貌。作为宝鸡市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系统唯一的试点单位,学校把它作为教育思想现代化的大好时机,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有效载体来抓,取得了良好效果。
学校始终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施教,严格学校办学行为。郑重向社会各界就学校收费、师德建设、民主管理等方面作了六项公开承诺,积极接受社会对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督和指导,促进学校健康发展、和谐发展。
在管理工作中,学校坚持高起点、高目标、高效益,重视用科学的制度规范人,用民主的管理凝聚人,用公平的竞争激励人,实行分系统管理、按层次工作、各级领导负责制、全员岗位责任制,建立了“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竞争机制,逐步实现了各项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学校从抓好每一个细节入手,突出“抓过程、全程抓”管理思路,积极推进了以教务主任、教育主任为首的教学评价负责制,以年级主任为首的教学管理责任制,以学科组长为首的教学科研目标制,以班主任为首的教学联系负责制,极大激发了教职工内动力,进一步强化了教职工的忧患意识,使得人人职责明确,个个岗位分明,真正做到“照职责干事,凭制度管人,按贡献给奖”。
加强服务管理,提出“一个服务人员就是一个窗口”,要求行政人员增强服务意识,摒弃本位思想,树立全局意识、质量意识,全心全意为教育教学服好务,为师生服好务。同时,实行首问责任制和首要接待人制度,加强责任管理,做到一个行政服务人员就是一面旗帜。
学校努力贯彻人本化管理思想,注重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民主参与管理意识,坚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凡学校的重大决策、改革都要经过学校教代会讨论、审议后才能实施。学校不断完善“关爱教师行动”内容,先后办理了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家财保险;开通了周末返家通勤车;开办了教师子女特长培训班;加大教师灶补贴力度,为教师提供工作餐;建起了教师健身房,坚持每学期为教师体检;建立了教职工慰问制度,每逢节日、婚丧嫁娶及教师家属生病,学校主要领导都要亲自上门慰问。大力开展教师文体活动,加大阳光体育奖励力度。优化教师生活环境,使教职工生活舒心。竭力做到事业留人、情感留人、环境留人。
学校安全稳定是创建现代化学校的重要保证。学校实行安全工作分系统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了学校封闭式管理安全体系、学生安全管理体系、教学安全管理体系、学校设施安全、师生餐饮安全管理体系。
领导班子是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一个好班子就是一所好学校。大雁高飞看头雁,领导班子的素质和作风反映出学校的校风和精神。学校要求班子成员具有四高:高道德品行、高人格魅力、高业务素质、高管理能力。形成了“校级带中层、中层带骨干、骨干带全体”的链式工作作风模式,确立了“服务是领导的本质,负责是领导的特色,创新是领导的能力,实绩是领导的归宿”的管理思想,形成了“高站位决策、低重心运行、近距离服务、走动式管理”的管理模式,要求班子不但要是管理的行家里手,而且必须是教育教学科研的带头人。
学校全力打造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确立了“教师提升即学校提升”的理念,形成了完善的教师培训提高体系,积极实施双高双名工程,提出三高教师目标:即高师德素质、高业务能力、高科研水平。建立了“首席教师-学科名师-骨干教师-教学新秀-过关教师-待过关教师”六个层次的教师骨干体系,重视发挥名师效应,通过名师的辐射作用,促进教师队伍整体发展。
学校十分重视教师师德培养和榜样的引领作用,每年都要举行“十佳教师”、“我最喜爱的教师”、“教坛之星”等全校性师生推评活动。学校重视青年教师培养,积极实施青教培养工程,实行过关制、导师制,给机会,压担子,创造条件促青年发展,让他们在锻炼中提高。学校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出名,鼓励教师成名,现在学校市级以上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28名,研究生学历39人,已形成学校稳定的教学骨干力量。
校长张道俭认为:单纯抓智育、抓升学率,只能是越抓越低,也严重损害师生的身心健康。要把师生从苦教、苦学中解放出来,就必须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积极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推进的教育模式,让优秀学生成为英才,让更多的学生成为全才,让特长学生成为专才。
“把学生的差异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注重学生向上激情的培养,重视学生合作团队精神的培养,重视学生学习习惯、文明礼仪的培养,重视学生刻苦精神、顽强意志的锻造。每一个月通过评选、表彰学习标兵、进步之星、艺体之星、劳动之星、社会实践能手等来激发学生内动力。”谈起素质教育,许多老师如是说。
学校把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以及爱校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旋律,从一点一滴培养学生的爱心,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创设情境,搭建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才能。形成了以文化课为主渠道,体育、艺术、飞行员培养为辅的立体化教育格局。学校提出“学习衡水经验,深化教育改革”的口号,要求师生牢牢抓住课堂教学主旋律,坚持“三个三分之一”的教学模式思想,即教学过程贯穿“精讲、多练、互动、激情、激励、激发”主线,真正使课堂成为知识传递、情感交流、思维碰撞的天地,成为学生的乐园。学校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以及互励学习品格,要求每天下午6-7点的学生研究性学习,通过学生学习小组来集体完成。同时学生学习小组还要承担社会实践、组内评价等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学校积极打造校园文化品牌,以校风、学风、教风建设为载体,形成了团结进取、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文化;以校容、校貌为突破口,形成了具有现代人文气息、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以制度建设为载体,形成了学校科学和谐、规范有力的制度文化;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形成了民主平等、高效求实的现代教学文化。
眉县槐芽中学首先在全省走后勤社会化改革之路,先后吸引社会资金6000多万元用于学校建设,建成了学生公寓、新教学楼、实验楼、教师综合服务楼、学生餐饮楼、浴池楼、室内球馆、标准化操场等。2009年暑期,学校完成了东校区建设,建成了新的现代化教师办公区,使硬件设施逐步与现代化学校接轨。
学校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不断整合资源,对2个计算机房进行了升级换代,增添了2个计算机房,建成了绿色网吧,同时为全校45个班级安装了多媒体,实现了多媒体班班通,对中心机房进行了升级改造,已先后建设好了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校园音响系统、校园通信系统、校内监控系统和校园网络系统,建立了现代化管理系统,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教学效能。重视图书建设工作,每学期坚持订购一批新的图书杂志,以满足师生的阅读要求。在学科办公室又建立了图书角,使教职工阅读更加方便。
针对新课改带来的教材实验变化,学校格外加强了实验室的建设,对理化生实验室进行了一次全面普查,更换废旧设备,增添了新的设施、药品等,保障实验课开出率达到100%。学校重视体育艺术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健身房、音乐室、美术室、室内球馆的制度建设,强化两课一操活动,并大力提倡师生积极参加艺体活动,保证每天锻炼不少于1小时,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陶冶了师生情操,增强了师生体质。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和支持下,槐芽中学高举科学发展大旗,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得到了大力提升。学校先后获得教育部“贯彻体育条例优秀学校”、“招飞工作全省第一”;陕西省“文明校园”、“绿色文明单位”、“卫生先进单位”、“德育先进单位”、“平安校园”、“模范职工之家”、“园林式学校”;宝鸡市“文明校园”等60多个荣誉称号。
目前,眉县槐芽中学正向西部乃至全国名校迈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