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苏轼王弗王闰之王朝云 |
分类: 醉里挑灯看剑 |
那一日,细读子瞻为他的红颜们留下的句子,读着读着,心中大恸。并在心间悄悄问自己,若时光可以流转,若身份可以随意点化,我愿意成为她们之中的谁。王弗。闰之。朝云。
少年的子瞻,并不打算婚娶,可他一生的爱,却分给了她们,也只分给了她们。
为王弗题《江城子。记梦
公元1054年,在偏僻的四川有一场毫不起眼的婚礼。新郎便是子瞻,新娘是王弗。
王弗聪慧沉静,知书达理。那一年,她16岁,嫁给了19岁的子瞻。
他若是一匹野马,她也愿意耐心驯导。她伴他游古庙,逛清溪,去瑞草桥畔野炊。她伴他读书,红袖添香,他并不曾知道她知书能诗,每每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你瞧他们情深意笃,十分恩爱。
在他心里,她是一本书。为他而纯粹温情,琐碎而天真。
十数个春秋的赌书泼茶,在他心里的分量无人能及,他愿意守护她,终此一生。
后来,他时常梦到她。见她坐于菱花镜前,青丝绕指而过。回眸时,并不言语,泪眼婆娑。那是长久的别离之后,思念的泪水吧。又一夜的梦里婆娑,他便在月下的小坡上,种了三万颗松。
无法守在她身边的日子,便有那松,那月陪着她。松林间,有一个叫王弗的女子,她是他的妻。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为王闰之题《蝶恋花》:
【泛泛东风初破五。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佳气郁葱来绣户,当年江上生奇女。一盏寿觞谁与举。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放尽穷鳞看圉圉,天公为下曼陀雨。】
她是王弗的堂妹,他一直知道。
她温柔乖巧,自小便喜欢读他的诗,总以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看着他,她仰慕他,他也知道。
王弗死后,她甘愿嫁与他作了填房。和他一起生活,是她少女时代做的梦,终于,得以实现。
她虽比他小,他却常唤她作老妻。
听着,她心里便暖。她陪他历经宦海沉浮,乌台诗案,黄州贬低,她是他心间最深处的归宿。
她不浪漫,却给以爱情为食的他以浪漫。
她不作诗,却会在他心情郁闷之时,端上薄酒小菜,请来如水月色,给予他家的温馨。
他常觉幸福,并感叹,虽遭贬低,却比魏晋刘伶幸福,因老妻慷慨大方给予酒喝。这一声老妻,便有亲人的恋爱,也有恋人的相濡以沫,是恩爱,是久长,她懂。
她为他生过2个孩子,把王弗之子亦视为己出。他赞她:当年江上生奇女。一盏寿觞谁与举。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她离开时,58岁的他悲痛欲绝,在祭文中发出,唯有死同穴的哀鸣。
子瞻死后,其弟将他与王闰之合葬。
放尽穷鳞看圉圉,天公为下曼陀雨。
为王朝云刻楹联:【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谈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她是他的知己,是他落难时的知己。
那年秋,他被贬为杭州通判,一日宴饮,遇见了时为舞姬的王朝云。她唱《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杳,多情却被无情恼。她歌喉未发,业已泪满衣襟。那一刻,他明白,她的眼泪,是因为她的懂得。他娶她为妾,备极宠爱。
他豪放不羁,常因诗词畅舒政见而得罪权贵,几度贬低。而她的聪慧,给了乐天派的他最大的心灵慰藉。一日早朝后,他指腹问妻妾,此处有甚。一答,文章。一答,见识。他直摇头,唯有朝云说,学士肚里俱是不合时宜。他哈哈大笑:知我者,朝云也。
花甲之时,他被贬至南蛮之地惠州,身边姬妾陆续散去,只有她,始终追随。
他曾作诗感叹: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阿奴络秀不同老,无女维摩总解禅。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板旧姻缘;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
她为他生下第二子时,因身体虚弱而逝,时年34岁。他将她葬于惠州西湖松林中,并在墓上筑六如亭,镌刻楹联: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谈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他的一生,她是唯一的红颜知己。她懂他,靠近他,温暖他。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
后来,我知道,能和旷达若子瞻般的男子,哪怕有一天一程的光阴相伴,都是幸福的,何况是这三个容纳了子瞻一生全部爱意和思念的女子呢。做她们之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贫瘠,不孤寂。
你看,爱情有了词章的浇灌,在朝代的风烟里,开出了嫣红的花朵。
此时,只想细细读读他的爱情,他的旷达,感受她们的幸福,便足以慰藉秋日的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