俎与豆
(2009-07-10 20:40:09)
标签:
吉光片羽杂谈 |
分类: 骈四俪六 |
俎与豆
——读网札记(3)
“俎”和“豆”是古代祭祀、宴会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指奉祀。有成语“俎豆千秋”,意指祖先将受后人代代供奉,永续不断。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张英死后之荣》:“又赐文端祠联云:风度犹存,典礼焕千秋俎豆;师模如在,忠忱垂奕叶箕裘。”“箕裘”比喻祖上的事业。
“俎豆千秋”常被用于怀念祖先或英雄:
1、祠联:衣冠百世;俎豆千秋。
2、杭州岳庙联:奇祸陷风波南宋山河才半壁;精忠贯日月西湖俎豆足千秋。
3、颂范仲淹联: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4、挽李炳辉烈士祠:气贯浩然流芳百世,功成革命俎豆千秋。
5、黄帝陵对联:千秋俎豆缅初祖;万代业绩靠后昆。
6、灵惠庙联:春露秋霜,本支衍百世;藻繁苹洁,俎豆祝千秋。
关于祠联,还有两个用得较多的词:一是春露秋霜;一是烝尝百世。
春露秋霜:比喻恩泽与威严。也用在怀念先人。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眚灾肆赦,则文有春露之滋;明罚敕法,则辞有秋霜之烈。”如:
木本水源承先泽;
春露秋霜启后昆。
横批:慎终追远。
“秋霜春露”除对“木本水源”外,还可对“霞蔚云蒸”、“左昭右穆”、“祖功宗德”等。钟近光题江西萍乡城关钟氏宗祠:“流水高山怀古调;秋霜春霭触孺思。”上联用钟子期典,十分雅致。
有一则对联故事和“春露秋霜”有关:相传古时候有一人家,目不识丁。请人写婚联,因招待不周,写联人竟为主人写了一副丧气联:“流水夕阳千古恨,春露秋霜百年愁”。新娘是个才女,她一下轿进门,上台阶,猛见此联,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将上下联各撕去一字,变成“流水夕阳千古,春露秋霜百年”。顿使对联变得喜气洋洋,众人拍手叫绝。
“蒸尝百世;俎豆千秋。”这本就是一副好联。蒸尝:本指秋冬二祭。后泛指祭祀。《国语·楚语下》:“国於是乎蒸尝。”《后汉书·冯衍传下》:“春秋蒸尝,昭穆无列。” 明朱鼎《玉镜台记·成婚》:“于以采藻,于以采苹,克谨蒸尝之荐。”也作“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