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藏旅游》专访

(2011-11-15 10:39:36)
标签:

杂谈

分类:

 

《西藏旅游》专访
     常玉的画。有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就是这样一个孤清的女子,孤芳自赏,有着自己独特的幽真。那就够了。不是么?
                     
 

 

                       《西藏旅游》专访雪小禅:银碗里盛雪的女子

一、关于旅行

1、旅行中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通常会是一个人去旅行?一个人旅行最享受的会是什么?

答:通常会一个人去旅行。一个人非常有味道。有一种态。没有规则,可以走走停停,可以没有目的。看到喜欢的小镇也许就停下来了。最喜欢做的事是听当地人聊天,看风景倒成为次要的了。有时会去陌生人家吃饭,感谢那些陌生的慈悲和温暖。

2、你曾说过旅行中最喜欢去的地方是菜市场。在生活中,你是个爱做菜的人吗?那么多的爱好以及工作,让你还会投身到厨房中去吗?

答:菜市场最有人间烟火气,有一种脏乎乎的乱和动人。有一种生活里最有底气的野气,很茂盛,很潦草。像一个年轻丰盛的女子,即使布衣也很生动。菜市场是原始诱惑力的地方。我做菜一般,但是还是愿意自己做,有些人住着豪宅房子很大,厨房也是欧洲进口的,可是还没有打过包装。有时候最美妙最生动的生活其实是冷暖自知,自己煲个汤,然后坐在阳台上慢慢地等待它熟了,散发出香气。这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

3、喜欢的旅行目的地是哪些?是它们的哪些地方吸引你?是人文,还是风景,还是一种感觉?这些旅行目的地目前去过的有哪些?一年之中,会不会有旅行计划,今年去哪里,明年去哪里?

答:当然是人文。我喜欢人文远远胜过风景。很多地方风景相似,但是人不一样。比如去湘西,就是为了感觉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有时候也是一种感觉。这些年去过很多地方,青海、西藏、厦门、徽州……更喜欢那些没有被太多旅游文化包装过的地方,可是已经很少了。原生态“村落”渐渐消失。没有太多的旅行计划,计划是背起行囊就上路了。明年可能会去欧洲。喜欢欧洲的那些小镇,还是人文吸引着我。

4、西藏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西藏最能打动你的地方是什么?在旅途过程中是否遇见过让你感动的人或事,可否和我们分享一下?还会再去西藏吗?还想去西藏的哪些地方?

答:西藏给我的感觉是最奇妙的,有一句话说:我轻轻一想就碰到天堂。这句话只适合赠给西藏。它最打动我的地方是纯净。无论是宗教还是人,还保持着时间感,还有很纯朴的东西在。有一次我去西藏有高原反应,一个藏族小伙子给我拿来氧气袋逼着我吸。我至今还记得他清澈的眼神。非常干净。

当然还要去西藏。有些地方一生去好多次还如同初恋,西藏就是这样的地方。再去会考虑去墨脱。这两个字就很生动,据说现在也通车了。

 

二、关于戏曲

1、目前在中央戏曲学院教什么课程?为什么会接受去教书?目前每周四下午的课程会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些什么?有粉丝来听你的课吗?从写作的人到要用口语来表达自己或者自己喜欢的作品的时候,会不会有障碍。你更喜欢哪种方式?

答:我教戏曲文学系的写作课。为什么?因为喜欢啊。我喜欢不重复的人生。有时候写作到一定程度转变一下角色是很好的。人生的退步恰恰是人生的进步。何况我也愿意感受一下当大学老师这个角色的味道。不重复的人生角色是具有挑战意义的。

有很多读者来听我的课。我很欣慰。我不愿意叫她们粉丝,认为彼此灵魂的认同她们才千里而来。有一个读者坐火车来,凌晨三点就起来了赶火车,她说,这一切,值得。还有一个读者,也许是太喜欢了,一直在教室外站着听,听得眼泪掉下来……这些,都是足以让我感激的。

开始我以为会有极大障碍。因为我有过很多次大学讲座的经历,都讲得不是太好。但这次教学不一样,我突然发现了另一个自己。那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也许气场到了。我和我的学生们融为一体,彼此懂得,彼此认可。再加上北京别的大学的学生和外地赶来的读者,一直有一个特别好的气场,我第一次发现自己口才也可以这样好。当然,最好的方式还是写作,那是更加隐秘和快乐的内心道路,更直达精神世界最幽深的地方。

有人看完我最新的小说《莲安》说,我的写作达到了一种新的境界。其实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当一个人经历一些事情和光阴的漂染,是会有一个慢慢升华的过程的,而且是不自知,不自觉。就象一个人上山砍柴的人,看两个人下棋,就觉得看了一会儿,再下山,已经千年。生活和写作,有时候要经历这么一个一下子“千年”的过程。

2、为什么会想写本关于裴艳玲的传记,一直跟随她大半年,你的采访方式是怎样的?是通过和她聊天,观察她的生活,还是怎样的方式,来真正认识她,为她写出真正属于她的最真实的传记?为此你都付出了些什么,让这本书成为自己的转型之作?

答:当初是我们省作协找到我写这本传记。当时是犹豫的,因为知道其中可能付出许多辛苦,后来还是答应了下来,因为戏曲!因为裴艳玲先生值得我写!可以这样说,此生我可能只写这一个人物传记。之前没写裴先生传记前就写过关于她的文章。我想接受写这本传记的主要动力还在于我对裴先生的喜欢。从小看她的戏长大,喜欢她英姿飒飒。文武昆乱不挡,唱念做打俱佳。分明一个女儿身,却能将一个个好男儿演绎得威武阳刚豪迈潇洒。56载粉墨春秋,一辈子钟情于舞台生涯,始终将戏看的比命还大……一年的时间吧,几乎是贴身采访,她到哪我到哪。这种感觉是很微妙的。长时间会有一种亲人的感觉。不觉得是在采访她要写她传记了,几乎熟悉了她所有习惯……最真实的传记不敢说,因为所有人的传记都一样,最真实的部分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能写出一个人的百分之一就是好传记了。我想这一年对我的影响是至深的。毕竟裴先生是大师,举个小例子,一个她的戏迷,跑到香港去追着她看戏,住在香港君悦酒店,每晚一万港币,送给裴艳玲的礼物,出手就是几万,她并不在乎钱,钱于她而言就是数字了……她一掷万金,裴艳玲也并不懂这个爱马仕丝巾多少钱那个LV包包多少钱,在她生命中,物质的概念如此轻薄,甚至可以说是没有概念。但她懂得感激,千万里追赶着她来看戏,她说的最多的是,辛苦辛苦,演好戏就是好的本能。奢侈品这种东西是给别人看的虚荣心。对于不认识它的人来说毫无意义。在和裴艳玲大师在一起的日子,她有奢侈品却不认得,戏迷送她的名表她只用来看时间,那些爱马仕丝巾她以为就是一条普通围脖……这种境界才真是奢侈。真正奢侈品,是真正精神层面上的好东西,非物质所能企及的,比如孤洁,比如爱情。其实人生到最后,你终于会找到自己,找到和自己属性最相似的那个物质,它不张扬,它有一种神秘却又最自然的气息。香港演出,在化妆间,她脱掉外罩,里面是一件男式大背心,五六十年代天津针织厂出的白玫瑰男式背心,价格十来块。这个细节,让所有人想得到么?别的女人穿内衣,戴安芬、维多利亚的秘密,动辙几百上千上万,她就穿一男式背心。

鞋是老头布鞋。练功时穿军队上发的那种绿胶鞋,家里摆的到处都是。

我见过的女人,裴艳玲最真最帅最不做作,用一身帅气和真气打败脂粉之气。

她穿十块钱的背心,胜似几千几万的内衣!

你问我这一年我付出了什么,我觉得不是的。是我得到了什么,我从大师身上得到了太多东西,这些和我所付出的那点辛苦相比,不值一提。

至于是不是转型之作,我不知道。得看读者认可承度。

3、您目前的身份已众多,公务员、教授、作家,杂志主编,不同的身份让你在不同时候扮演不同的角色,如何分配你一天的工作和生活,你如此繁忙,是否还有时间来爱你的戏曲,之前你会定时去学戏,现在你还有时间去学戏吗?你是如何安排你的时间的?

答:是很忙。有时候会丢三落四的。戏曲什么时候都有时间爱。因为来了中国戏曲学院,听戏当然不是问题,而且还是免费的。几乎每天晚上小剧场都有戏,所以,于我而言是享受。尽可能把一切时间安排妥当,当然也影响了写作,因为备课,批改学生作业,写作时间特别少。但是这个过程也非常美。我在享受这个过程。

 

三、关于爱情、写作与幸福

1、在你写爱情小说的文字里,你的爱情观是否都写进了你的小说里?

答:应该是。也许我还是那种“老土”的人吧,在我的小说中,总是喜欢表现纯真、干净、贞烈……其实很多现实的爱情特别功利,正因为如此,我愿意把爱情写得像一个蔚蓝的梦。虽然这个梦早晚是要醒的。

2、就你现在的年龄,你的爱情、婚姻生活观是不是和更年轻时候的自己会有不一样的变化?现在的爱情婚姻观会是怎样的?

答:当然非常不一样了。年轻时爱情都希望轰轰烈烈缠绵悱恻。到了一定年龄,“我爱你”三个字再也不会说,可是,它融化在生活里了,彼此担心、爱护、心疼……一起经历烟火生活中柴米油盐,一粥一饭,很脚踏实地,但也很真实。真实的爱情是在具体的生活中的,是在细节中的。爱情的很高的一个境界是心疼,心疼一个人比爱一个人更动情。年少时和中年时最大的区别也就是在这里,年少时爱一个人以为爱她就是了,甚至觉得占有就是有,中年不一样,加了太多心疼和“过日子”以及灵魂的懂得。

3、十年间的写作,从文字到人有哪些变化?今后的写作方式和写作内容会向哪个方向发展?十年间,共出版了多少本书,写了多少字?

答:变化很大。文字由繁到简。干净了,清澈了,坚定了,呈现出“雪小禅”独有的味道。有读者说看几行字就知道是我写的。这是对我极大的肯定。人更有变化,连容貌都有了变化。我不是指慢慢变老,当然那也是肯定的。是指一个人的内心影响到她的眼神、容貌……十年,变得坚定了饱满了,心里更干净了,更向往一些删繁就简的东西。很多东西看淡了看轻了,可是,心里却饱满丰盈了。以前也许还在乎别人说什么怎么看,现在觉得那是别人的事情,别人议论你评价你是很正常的事情。关键是你要坚韧地走你自己的路。这比什么都重要。

今年的写作方式和写作内容会有改变。青春小说可能不再继续了。种种因缘吧,觉得写作会更倾向于内心,倾向于个人化的随笔——我个人一直认为,我的随笔比小说好很多。所以,更会多写一些文化随笔,接几个专栏,多读些闲书,把写作速度降下来……享受写作。

十年出了40本书,一千多万字。对我自己也是难以逾越的高峰了。这是我人生中很美妙很好的十年。感谢文字一直陪伴我。我觉得我自己用文字搭了一座桥梁,通向光阴、灵魂……有好多文字是沉睡的,我叫醒了它们,它们也进入我的梦,这是一个极其灵幻有过程。我喜欢、享受着这个过程。有的时候,在生死之间、无聊之间,文字可以搭救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东西。

4、你认为的幸福是什么?你是个容易感到幸福的人吗?会在哪些细节上感受到幸福,可否举一例?是什么促成了你文字的华丽、敏感与易动?平常都会看些哪方面的书?

答:我认为的幸福很简单,读书,写字,吃饭,睡觉,听戏,散步,旅游……亲手种植一些花草,热爱美妙的器皿。我太容易幸福,看到一朵花开放,一个美丽动人的词语,一个小懒猫晒太阳,一对小恋人闹别扭……这些小细节都会让我感觉生活之美之妙。有时候也觉得,这么敏感其实是容易受伤的——你有多爱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有时并不是这样爱你。可是不会改变的,这是天性。

平时喜欢看一些杂书。很专业的作家写的散文或小说几乎不看。看一些绘画、书法、设计、中医方面的书,非常杂。这种杂乱气息是我喜欢的。最喜欢看一些古书,那些老文字散发着一些久远气息,非常动人的。特别是一些线装书。我总觉得自己是汉代或宋朝的人,格外喜欢一些老东西或老事物。比如喜欢一些旧家俱,旧物件。去北京淘这些东西时带着“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欢喜。有些癖好自己都理解不了。

5、描述一下你一天的时间生活节点,都会在哪些时候做哪些事情?目前你觉得达到自己的理想生活状态了吗?

答:写作,读书,备课,批改学生作业,散步,少与世人联系,不看新闻,听收音机里的老戏曲。朋友,赏心三两枝足矣,真正能陪着你的只有你自己。

我喜欢极简单的生活,最简单的就是最理想的,我少年时曾经梦想用自己的稿费和版税周游世界,现在,我达到了。

我很知足现在的生活,这是上天所赐的福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