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惰性气体 |
分类: 隔水听雪又听禅 |
七年前,梁姐曾受作协之托为我作品研讨会写我的散文评论。但种种原因错过机缘。七年之后,我和梁姐成为楼上楼下的邻居。我们电梯遇到,曾相互问,您到谁家串门?这是缘分。
七年之远。
梁姐倾尽心力读完我几乎所有文字,调动所有文学评论经验,铸成此文。一字一句,全是灵动。
我想言谢,觉得轻薄。
欢喜之意,在我心里。
好在有时间的花朵一点点地开,我愿意在这样的关注下,走得远些,再远些。
博尔赫斯说,“时间就是构成我的东西,时间是将我冲走的河流,但我就是这条河流,嚼碎我的是一只老虎,但我就是这只老虎,将我烧掉的是一把火,而我就是这把火。”
在永远孤单的时间里,我愿意做这惰性气体。不,绝不轻易化合。
——但一经化合,我愿意闪耀出耀眼的光芒。
梁姐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490333184(新博开张,大家捧场,特别是爱戴她的那些学生们)
欣赏她的远山如黛吧。
她惰性吗?她的内心里,有无比狂热的流年花枝,盛开着,盛开着。
惰性气体
---- 雪小禅散文的鲜活质感
梁彦玲(廊坊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
雪小禅对色彩的迷恋,让我想起了张爱玲对气味的执着。张爱玲的味觉和她的心一样敏感,“别人不喜欢的有许多气味我都喜欢”③那是她心脉的大穴位。 “雾的轻微的霉气”、“雨打湿的灰尘”,葱蒜的气味,廉价的香水味,汽油的气味、烧糊了的牛奶的气味、火腿咸肉变了味的那种“油哈气”等等,她感悟到的灰暗与阴冷是由这种种气味织就的。想必那爬满虱子的华丽的袍也一定是弥漫着霉味的,肯定不是樟脑味或檀木味,因为后两者是防蛀防霉的。
雪小禅的散文的鲜活质感除了源自于她“敏于事”的禀赋,还来自于她“乐于学”的勤奋。她对源远流长的古中国文化的热爱与吸纳是70后作家中罕见的,《诗经》以降的古诗古文古代戏曲皆是她煮字疗饥的功课。俯拾皆是譬如“裂帛”、“豆蔻”、“玲珑”、“薄凉”、“惊艳”、“薄醉轻愁”、“风日洒然”等等关键词和“佛见笑”、“独步春”、“缠枝莲”等风情风物织就了雪氏散文外在的语势语感和内在的远意古意,《风动桂花香》、《花间十六拍》、《开到荼靡花事了》、《思无邪》、《欢未央》、《刹那记》的篇目似一幅幅丹青一曲曲丝弦,有着魏晋清隽唐宋华彩的余音余韵。
注:此文为节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