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 |
分类: 银碗里盛雪 |
·
采耳
南昌是一个读书的文化城市,在我周围的人中,写诗的、做评论的、写小说的大有人在。而他们读的书大多是属于中上层阶级层次,严肃性居多,要不就是通俗性。而读雪小禅的人几乎没有,至少在我周围就没遇到过。我的女性朋友中也有写文字的,我想作为同性,应该雪小禅的读者不少吧,但和她们在一起却绝口不谈雪小禅,大抵是我认为,雪小禅的文字应当是属于私心独享的秘密吧,我想。
读雪小禅得要有种心态,她是一种“毒”,易让人上瘾。所以,不可大朵快颐,适合小火慢煮。如果是“日啖荔枝三百颗”,那就失去雪小禅的原味了。她就是一朵烟花,“薄凉而妖艳”,却不是那种绚烂的美丽。你得懂得她的凉意,用佛性的心境去懂。她只可远读不可近焉,近了就失去了轻烟般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神秘不是朦胧,也不是飘渺,而是一种薄,透明的凉,会渗到骨子里。
读雪小禅适合在忧伤的时候,适合在孤独的时候,适合在微凉的午后,也适合在如水的深夜。读雪小禅是需要心性的,环境就是一种心境,是自我的、小众的。这个时候适合点一支烟,加上一杯清清淡淡的寡茶。足矣。
有女当如雪小禅。一个人,她的文字和灵魂,可以清冷幽静到如此地步。她是透明的,透明也是一种“色”,雪小禅就是这样“色”的女子。好“色”的人,大抵都是一个人,此女子,如放在古代,那一定是深闺中依窗而坐的寂寞女子,慵懒,眼波迷离,浅笑盈然。
当繁华落尽,木纹老唱片的声调幽幽响起,只要那么一丁点孤独就够了。所有的旧爱新欢亦不过是红尘一粒。当你厌倦了,在爱情中受伤了,掩面而泣,无论是痴男还是怨女,都是不适合在这个时候读雪小禅。她不是解你痛苦的良药,也不是安慰麻醉你的酒精。她就是一种“毒”,叫“颓”的“毒”。她不会给你带来纯粹的东西,我说过,她只是“我”,是知己。
我想起深夜里空寥无人的大街,夜凉如水啊,赏心二三人,知己有几个?因为孤独,所以懂;因为懂,所以珍惜。有女当如雪小禅,人群之外的孤独,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解读。
采耳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430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