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追捧的诗话,很可能是解读你命局的密码

(2021-02-07 13:48:26)
标签:

命局密码

你追捧的诗话

分类: 娱乐八卦

 

  你追捧的诗话,很可能是解读你命局的密码


   听说大作家贾平凹的宝贝女儿,还是啥博士,写了许多被网友嘲讽为“拉屎拉尿”的尿尿诗,引起了许多诗歌爱好者和专业学者的热议。

 

有民间学者笑道,这没啥奇怪的,学历高与有生活积累厚不厚,是两回事。诗文写得好不好,要看你有没有三样宝贝:一是文化阅历,二是生活积累,三是感悟层级。

 

有人评价说,贾大作家的宝贝女儿的诗思取向,有两大特点:一是品味庸劣;二是诗味麻辣。

有人则认为,这很可能与其女缺乏得与失的生活积累、缺少生与死的生命体验,有着密切关联,这也是当下学二代、富二代普遍存在的,没有经历过生活磨砺造成的,“生命致密度太疏松”的必然结果。

也有人指出,贾大作家宝贝女儿的“尿尿诗”,之所以能得到那么多90、00后年轻人的点赞,引起他们的共鸣,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警觉,要及时纠正他们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偏味。

 

笔者的观点,年轻人爱怎么玩,就让他们怎么玩。

任何时代的年轻人,总有一个“玩过才能无求,尝过才晓滋味”的过程。年轻人爱怎么嚷,就让他们直着喉咙去嚷嚷,年轻人没有体验过“存在感”,又怎么可能建立人生的“三个信”:自信、理性、德性?年轻人的世界,老头老太别瞎参呼,别扫了他们的兴。

 

生活中几乎所有的老人,在老年时代都会发出一个共同的感慨:昨天还是美女帅哥,时下却变成了老头邦、老巫婆,时间过得真快啊。

毛润之在晚年写的一首词《重上井冈山》里写道: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感叹时间过得真快,阿狗阿猫都会说。)

 

润之在词的结尾,给出的感悟是: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一个位高权重老人的人生感悟,不象99%的世俗老人,千篇一律思考的,是怎样把财富和权柄“固化”地留给子孙,让子孙现成地享受官二代、富二代的奢华生活,而是告诫他们,人生的幸福,对应的是苦难,没有经历过生活磨砺和自己拼搏获得的财富,就不会有自己的“两大生命感受”:一是“存在感”;二是“幸福感”。

 

诗歌的形式取向,无论是古体诗、格律诗、长短句组合的诗词,以及外国引进的升降体、楼梯诗等等,有三句话“万变不离其宗”:

一是诗歌的外表,内容决定形式;

二是诗歌的见识,灵魂高下立判

三是诗歌的大道,寓意必然双关。

 

有什么经历说什么感受,有什么命格写什么诗文,按照佛家和易家的说辞:

垂暮之君必有哀音,

少年之士好发谶语。

 

比较典型的例子,《红楼梦》里两位诗才排名首位的林黛玉和史湘云,在贾母生日最热闹的时候,悄悄溜到一个清净没人的湖边亭子角上,玩了一把“以诗抒怀,用联倾情”的高档游戏,其中有两句对联很经典。史湘云感慨地说:

寒塘渡鹤影,

 

林黛玉闻言,百感交集,沉吟半晌后对道:

冷月葬花魂。

 

从《红楼梦》给出林黛玉与史湘云的结局来看,林黛玉的命局是“冷月”的晚上,死于“花葬”;史湘云的局是“鹤影”伴“寒塘”,终身未嫁。

两位大才女命运的人生结局,在她们自己的对诗对联里,可谓“一语成谶”。

 

史湘云出的上联“寒塘渡鹤影”,大概是从杜甫的诗:“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里得到灵感,也许是从苏东坡《后赤壁赋》里“适有孤鹤,横江东来”获取意境,大才女融合古诗,自酿“诗境”,竟然透露了自己一生归宿的天机。

 

林黛玉的“冷月葬花魂”,意境凄美,含泪天成。

史湘云闻之概叹:我不如林妹妹也。连那位心高气傲的尼姑妙玉,也从心底里叹服。大才女林黛玉尽管诗才高妙,却泄露了她悲剧命运的天机。

人生命运的天机,常常是从你“信奉的人生条款”里给泄露的。

 

笔者曾经在十多年里,在和许多朋友交谈中,有意无意地出了“一道题目”:用一句话概括你的一生。

有文化的,请他用自己很相信的一句话,或者自己真喜欢的一句诗,来概括自己的一生;没文化的,请他用自己十分信服的一句话,来概括自己的一生。

 

有朋友是//”出身,给出的概括自己人生的一句话是:男人的一辈子不多操几个美女,等于白活了。此君的结局果然是:人长得象土匪,却一辈子美女环伺,最终死在女人身上。

 

有朋友是“酒鬼”再世,给出的概括自己人生的一句话是:娘希匹,男人一辈子就干两件事:一是喝酒,二是玩女。此君的结局果然是:美女远离他,他自己却喝酒喝死了。

 

有朋友是“官商”混世,给出的概括自己人生的一句话是:国明,人的一辈子不管在官府,还是在商界,对自己要紧紧把控好两个字:抑制。此君的结局果然是:长期抑制自己的感情,结果六十刚出头,就抑郁患癌而终。

 

有朋友是“商人”出身,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这世道啥都是假的,只有人民币才是真的,老子眼里只认钱,不认人。此君现在七十多了,虽然钱赚了不少,但距离他定下的人生目标“三千万”,始终还缺“一口气”,现在此君身体强健,骑着电驴满街跑。只要小目标不到“三千万”,此君想死也没那么容易。

 

有朋友是“文官”退休,最欣赏的是一句话:天涯何处无芳草,我是芳草欣赏人。自古文人特别“//”,尤其是手里有几个小钱,喜欢到处旅游碰“//”,结果常常能“心想事成”,总能遇到50多岁的“中国大妈”给他当“陪游”,结果花了不少冤枉钱,“中国大妈”总能找到理由弃他而去。不过,“色心常驻”的仁兄,通常能长久地活在期盼里。

 

有朋友长期玩的是“坐商”,儿女媳妇早已成家生子,她人生一句话的感悟是:赚到钱就要买房子,买了房子就不怕儿女不孝顺。此老妇也快60了,很善于调整产品结构,顺应市场变化,生意一直做得很顺,在广东、在浙江老家,买了很多房子。此类一门心思赚钱买房子的富婆,留足了财富后手,人生结局通常“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佛面看财面”,不长寿才怪。

 

老外下结论,通常讲究“科学”,所谓科学,思维惯性是“一根筋”,在本质上是“术”,天下万物,科学总是“滞后”的,不是啥东西,都能用科学“定性”的。

 

中国古老文化喜欢用“玄学”下结论,玄学使用的是“系统论”,把各类现象汇总为“大数据”,再用中国式的系统论来解读,给出的结论通常具备大概率基础上的“启示性”。

 

李白曾写诗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表面上看,好像很洒脱,实际上传递的命局信息却是:情商太低的李白,结局只能是诗名满天下,不得志而终。

 

正当盛年的王勃,却写下了生命中的///一首诗叫《落花落》,“落花春正满,春人归不归。”此诗可谓“印堂发黑,晦气缠身”,凶兆太明显了,结果没几天,坐船不慎掉下大海给淹死了。

 

从史湘云的“寒塘渡鹤影”,到林妹妹的“冷月葬花魂”;从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到王勃的“落花春正满,春人归不归”;从我辈朋友不同出身和不同职业的“人生感悟”,到他们最终命局的被“验证”,无不传递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信息:你很相信的一句话或一句诗,很可能泄露的就是你人生命局的天机。

 

笔者的内心很崇尚两句诗,但很少写出来,这两句诗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内中传递的笔者生命命局的信息密码是什么?很可能是三个字:玩死的。

 

你呢?喜欢哪一句话,或那一首诗,来概括自己的一生呢?只要是你最喜欢的一句人生感悟,一定有人能够替你解读。

你追捧的诗话,很可能是解读你命局的密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