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空竹抖太平 嘹亮响声透碧霄

标签:
非遗传承人李延声空竹张国良李连元毛笔速写文化 |
分类: 作品原创 |
深秋时节,我来到位于城南的北京空竹博物馆,为两位抖空竹技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画毛笔速写像。
空竹是一种用线绳抖动、使其飞速旋转而发出立体声响的玩具,多以竹、木制成,中空,因而得名。空竹在我国有900年历史。空竹文化更是集审美、工艺、表演和娱乐为一体,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空竹在我国广为流传,北京空竹制作工艺精、种类多,操作技巧高、花样多,特别是北京空竹的发祥地——原宣武(现西城)区广内街道,集中了不少空竹高手和爱好者。
我造访的是全国非遗抖空竹技艺项目中仅有的两位国家级传承人。
我笔下的空竹制作技艺传承人张国良先生
我笔下的抖空竹技艺传承人李连元先生
一位是张国良先生,他是现如今为数不多的,北京竹木空竹精品制作者之一,人称“空竹张”。
他祖居宣南,其制作技艺经历三代人的传承。在祖父和父亲言传身教下,自幼爱好美术的他,潜心钻研,继承发展了空竹制作技艺。在空竹博物馆里,陈列着他制作的各种各样的空竹,用绘画、雕刻和烙画等方法装饰制作的空竹,件件都是精美的工艺品。特别是“异形”空竹,其中有他用金丝楠木镶乌木制成的棋盘与棋子。每一枚棋子都是一个小空竹,非常精致玲珑。他制作的空竹精品曾在人民大会堂、中法文化节等中外交流活动中展示。张国良先生告诉我,如今在通州建有他自己的工作室。听说我要为他画像,还特意去理了发,这反倒让我有点遗憾,若不剪去他那一头长发,还会更自然、更有特点呢。他双目有神,颇显得精明干练,在我为他所作画像旁题写道:“空竹鸣盛世。”
另一位是北京空竹界名人李连元。他家祖辈几代人以空竹表演闻名京城。5岁就随奶奶在天桥踢毽、抖空竹,为自家“老糖李”吸引顾客,招揽生意。
长大参加工作后,用业余时间广交空竹高手,刻苦研修,练就独特高超的技艺。他特别擅长用长竿抖盘丝空竹,其技法于2003年被列入“北京绝活”。退休后,他每天到空竹博物馆“上班”,展示空竹文化,组织和他一样痴迷于空竹的“志愿者”,到学校、社区表演和传授空竹技艺。他说:“昔日空竹为营生,如今空竹抖太平。”现任广内地区空竹协会会长和空竹艺术团团长的他,带领他的团队参加过北京奥运会的表演,还走出国门,参加“北京风情舞动悉尼”、“中法文化节”和 “南非约翰内斯堡狂欢节”等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关注空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他,兴奋地告诉我,广内地区学校把空竹列入学校基本课程,体育课中有空竹教学,课间还有空竹操。他认为,空竹不仅能健身自娱,更能促进人们交流互助,有益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和谐发展。
李连元艺高胆大,为人豪爽热诚。博物馆里的同行看了我为他所作画像,纷纷称赞说,其颇有铁道游击队长的气概。我亦打趣道,咱会长、团长,是空竹活动的一名组织者、领导者,自然是气度非凡!李连元在画像上题写道:“空竹声响音腾远,人到无求品自高。”
应李连元盛情邀请,29日一大早,我就赶往牛街回民学校,观看西城区第二届“广内杯空竹邀请赛”。全国6个省市、61支代表队的数百名空竹高手与爱好者参赛与表演,其中有须发皆白的长者,有稚气正浓的儿童,男女老少齐上阵,各显神通与风采。令我惊喜的是,表演队伍中,竟有几名不同肤色的外国留学生。在《爱我中华》等乐曲声中,“望月”、“双龙戏珠”、“金蛇狂舞”等精彩表演获得了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除了传统空竹,还有用圆球、手绢甚至锅盖、酒瓶等物件,经过巧妙改造制成的“异形”空竹,更有重达40多斤的特大空竹,在高手操作下旋转,腾飞,令人不禁拍手称奇!
据说,如今全国空竹爱好者超过万人,活动站和高手不少,公园里,广场上空竹之音时常嘹亮悠远,不绝于耳。真是国运兴,则空竹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