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家庭教育老师杂谈育儿 |
分类: 育儿笔记 |
我给女儿当老师
早上起床后,豆豆说喉咙很疼,煮了粥只吃了两口就说吃不下了,所以就给豆豆请假。不去学校了,这一天的时间该怎么安排,我决定自己给豆豆上课,当然不会上课本的知识,我想到的是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给豆豆讲讲课外的知识,拓展一下。
语文先是把下册的第三课内容给豆豆简单讲解了一下(老师已经讲完这一课,但是因为前两天感冒,都是上了半天学就请假回家了,所以这一课,豆豆没有上),这方面内容我不在行,毕竟我不专业,但是对于课后的词语,我给豆豆分析了每个字后,她很快就记住了。接下来,我就准备给豆豆拓展知识,今天讲的仍然是中国古典文学之中唐朝的诗歌和诗人,因为之前有给豆豆讲秦汉文学,以及初唐的诗人,她很喜欢听。(给豆豆讲这些内容,我总是跳跃着粗略地讲一讲,没有很系统很细致地去讲的原因,一是自己水平有限,担当不起如此重任;二是为了让豆豆先有兴趣,先了解,以后再深入学习,所以我选择的是她在语文课本上已经接触过的人物。)
对于李白和杜甫,豆豆已经比较熟悉,所以我就跳过,先给豆豆讲了白居易,并选择了白居易的《新乐府》诗和歌行体长诗《琵琶行》。先读了《新乐府》中最著名的《卖炭翁》,这是一首比较简单的诗,我一边读,豆豆看着文字,只读了一遍,豆豆就理解意思了,因为这首诗的语言非常通俗,质朴,很容易懂。接着我又读了白居易著名的《琵琶行》,并给豆豆讲解了写作背景,以及一些她不理解的内容,豆豆也就基本能够理解大致的意思。我想豆豆之所以能够比较轻松地就理解这两首诗文,在于白居易的这两首诗都还算比较容易理解,《卖炭翁》里面的语言非常浅显易懂,而《琵琶行》里对音乐的描绘,运用的比喻又非常生动贴切,所以能够比较直观地去想象和感受。
白居易之后,我给豆豆介绍了“诗豪”刘禹锡和小李杜。刘禹锡的“陋室铭”正是豆豆前段时间参加学校朗诵比赛选择的文(获得金奖),所以一看到这个,她感觉很熟悉,自然就很愿意去了解更多的内容。“小李杜”杜牧和李商隐,这两个人在唐朝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而且对于他们的诗,豆豆也读过一些,比如杜牧的《江南春》、《山行》、《清明》等,李商隐的《无题》等。我主要给豆豆讲了杜牧的《阿房宫赋》,虽然现在有人考究,阿房宫并非真实存在,可是《阿房宫赋》却是非常值得一读的文章。
讲完语文之后,我给豆豆讲了一节课的数学,数学课对于我来说,真的觉得很难,毕竟语文还可以照本宣科,数学却不行。考虑到数学书上的内容她都已经会了,所以我给豆豆讲解了奥数的内容,虽然是三年级的内容,但是很多内容我都不太会,所以我们两个是边学边讲,到最后,也不知道是谁教谁了。其实,能够和孩子一起学习也很不错,不但可以让自己学会很多知识,而且还是很好的亲子活动。我想豆豆之所以愿意听我这个数盲老妈讲数学,享受的也是我们这种一起学习的时光。
语文和数学学完后,豆豆对我说:“妈妈,我在学校里上课是度日如年,可是你给我讲,我是度年如日,如果让你去给我们班同学上课,他们一定非常喜欢。”真心感谢你,亲爱的宝贝,能够给妈妈这么高的评价,你喜欢听妈妈讲课,是因为妈妈讲的内容很新鲜,所以你爱听,在学校里老师讲的内容还是要认真听,因为老师比妈妈更专业。而且你喜欢妈妈的课,是因为你喜欢妈妈和你一起学习的这种感觉。
之后休息了一段时间,我接着给豆豆讲英语,我先复习了之前的内容,发现豆豆对于书上的句型掌握得比较好,每个句型都能够很熟练地运用,所以我就直接给豆豆讲解了第五单元的单词(豆豆这周正好学第五单元),不过单词的记忆花了一些时间,而且效果不是特别好,看来以后还是得继续寻找更好的记忆方法。
一个上午的讲课时间,我发觉过得很快,而且感觉真心不容易。下午就把时间全交给豆豆,自由安排,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女儿豆豆博客 兰之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