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尊重内在需求爱家庭教育杂谈 |
分类: 育儿笔记 |
尊重孩子的内在需求
文/蓝根莲
因为要在中午带豆豆去医院复查,所以中午放学时我去学校接豆豆,在学校门口遇见一对母子,妈妈正在要求儿子跟自己回家睡午觉,等到下午第三节课时再来学校,而儿子却恳求妈妈让他中午待在学校里和同学在一起,而且他非常喜欢上下午一二节的课,可是不管儿子如何请求,妈妈都没有答应,最后儿子只好无奈地跟着妈妈回家。
面对这样的一幕,我有些不解,原本孩子在学校上的是日托班,按学校管理,孩子中午是应该在学校里休息,可为什么妈妈非要让孩子回家呢?
和妈妈交流过后得知,孩子有些小咳嗽,妈妈觉得孩子在学校里休息不好,而且下午一二节课是在操场上,她担心孩子会出汗,所以不让他上。
我不能去指责妈妈对孩子的爱,但是看到孩子满脸的失落,我觉得妈妈的爱有些让人难以接受。
我们都知道,爱是一种本能,可爱却又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面对着孩子,我们本能地去爱他,可很多时候,我们却没能正确理解什么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
李中莹老师在《爱上双人舞》里曾经说过:爱一个人只是给了我们为对方做事的权利,可并没有给我们控制对方的权利。虽然李老师在这里说的是婚姻关系,但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同样也是如此。作为父母,我们爱自己的孩子,我们有权利去为孩子做事,可并不能因为我们是他们的父母,我们就可以控制他们的生活。就比如这位妈妈一样,从某种限度上说,她其实是以爱的方式在控制着自己的儿子,让儿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虽然她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可是她却忽略了一点,对于一个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需要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休息,生理上的健康,他还有更强烈的心理需要,而这却恰恰是他妈妈没有考虑到的。
虽然站在妈妈的角度,她一切都是以孩子为重,可这样的爱,对于孩子来说,却有些让人窒息。那么,什么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呢,什么样的爱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爱呢?
爱孩子,就应该尊重孩子的内在需求。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在的需求,对于孩子来说,也一样。就比如前面的这位小男孩,四年级的小学生,其实是非常希望能够和同伴们在一起,被同伴所接受,而中午休息的时间正是和同伴建立良好关系的最佳时机,可妈妈却没有考虑到孩子的这种归属需要,生生地剥夺了孩子的心理需求。
看到小男孩的落寞,也让我想起之前曾经见过的一对母子,那位妈妈有这位妈妈很相像,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爱得有些过头。记得当时孩子要求学校举行的书法比赛,可妈妈却坚决不同意。我当时也是很纳闷妈妈的做法,所以和妈妈也有过一个交流。当我问妈妈为什么不让孩子参加学校的书法比赛,既然孩子自己这么积极,为何要阻拦呢?妈妈告诉我,不想让孩子参加比赛,是因为担心孩子在比赛中受挫,担心孩子万一在比赛中没有得到奖,会受到伤害。
妈妈的理由看似很处分,而且也处处透露着对孩子的爱,可仔细想想,这真的是在爱孩子吗?既然孩子自己非常愿意参加比赛,你不让他参加比赛不同样也是伤害吗。也许我们很多人会觉得保护孩子,不让孩子受挫,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可相比受挫,不被爸爸妈妈相信,对于孩子来说,却会是更大的伤害。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在他的《相信孩子》一书说过:“儿童的心灵需要极大的关注和爱护。”父母尊重孩子的内在需求,就是对孩子心理的关注和爱护。
所以,当我们爱孩子时,应该更多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爱,而不是站在我们自己的角度去爱,因为爱的标准,是以接受方来决定,如果你给对方的爱并不是他想要的爱,那么这就不叫爱。只有对方真正需要的爱,才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