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平气和面对孩子的不足

(2013-09-15 20:51:08)
标签:

发脾气

焦虑

成长

杂谈

育儿

分类: 育儿笔记

心平气和面对孩子的不足

文/蓝根莲

 

一天,在教一个孩子做作业,很简单的一道计算题,可是她说她不会做,我按照学校老师平时用的很常规的方法教她,她说不懂;我换了种比较简单,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讲解,她仍然不懂;再换一种方式,她还是不懂。我有些不明白,这个孩子的成绩不算差,这样的计算题对孩子来说应该算不上很难,按道理,不需要我讲解,她自己都应该能够做出来,但是她却说不会做。

 

我有些无奈,但是不管怎样,我都得教会她,于是我准备再一次重新给她讲解。突然,孩子笑眯眯地望着我,问:“老师,你为什么不发脾气?”

 

我恍然大悟,感情这孩子刚才一直在戏弄我,她根本就不是不懂,而是想挑战一下我的脾气而已。于是我笑着问她:“我为什么要发脾气呢?”

 

“因为我什么都不会做呀,所以你当然要发脾气了。”她很直接地回答我。

 

“那我没有发脾气是不是让你很失望呢。”我笑着问,这个孩子很有趣,她刚才的行为,只是想要测试我。

 

“有点拉。”虽然话是如此说,但是女孩却很灿烂,“老师,你真好,你都不发脾气。”

 

“为什么我要发脾气呢?”我继续问,我知道在很多孩子眼里,老师就是喜欢发脾气,特别是在他们不会老师教的知识的时候。

 

“因为我不会做呀。”果然如我所想,女孩如是说,“你知道吧,我的老师,每次只要看到我们不会做,就发脾气,就大吼,为什么不会做,是怎么听课的。”

 

“所以你就认为我肯定会发脾气,是吧。”我笑着反问到。

 

“对呀,没想到,你都不发脾气,老师,你为什么不发脾气呀,难道我什么都不会做,你不生气吗?”

 

“我为什么要生气呢,我为什么要发脾气呢?难道我发一下脾气,这些题目你就会做了?”我依然反问着。

 

“你发脾气了,我仍然不会做。”女孩诚实地回答。

 

“就是嘛,既然是这样,我为什么要发脾气呢,你不会做,我慢慢教你就行了,我相信自己肯定能够教会你,我也相信你肯定可以学会,更何况,发脾气,对我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呢,我可不想发脾气。”

 

“老师,发脾气会让你变老,对吧!”女孩很精明。

 

“是的,我可不想变老呢。”

 

“老师,你很年轻,我很喜欢你,如果每天都是你来教我就好的。”

 

“这话我很喜欢听,谢谢你,不过,我们现在是不是应该回到这道题上来了呢。”我把女孩的思绪拉回来。

 

虽然这只是小小的一个场景,但是却不得不让我深思,为什么当孩子做得不够好的时候,作为成人的我们喜欢发脾气。实际上,当孩子做得不够好的时候,发脾气对孩子真的有用吗?

 

从我对自己女儿的教育来看,我发觉发脾气对孩子来说,根本就起不到促进作用,有的只是父母情绪的宣泄而已。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当孩子作业不会做,你对他发脾气时,他的思维是停顿的,根本就没办法进行积极的思考,而且你越是想让他做好,他反而差错越来越多。

 

既然发脾气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任何帮助,作为成人的我们又何必要发脾气呢,当孩子有不懂的地方,心平气和地教孩子,比起你气急败坏地骂孩子,更能够让孩子去理解,更能够给孩子带去正能量。

 

不过,有的家长可能会说,看着孩子不会,我着急啊,一着急,就上火,最后忍不住就开骂了,所以这就是家长的情绪没有控制好。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是孩子表现不好,我们才发脾气,可实际上,是我们自己的情绪出现问题,然后才会发脾气。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你一整天遇见的都是非常开心快乐的事情,你的情绪处于一个非常积极的状态,那么当你面对孩子不会做的事情时,你是否也会火冒三丈呢,很多人应该都有这样的体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往往会非常容易宽容孩子的不足。

 

另外,当我们因为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现不够好而发脾气,也从另一角度反映出我们对孩子的要求过高,我们并没能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发脾气,是因为我们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可是孩子竟然不会,这实在是让人觉得自己的教育太失败了,因而才会气急败坏。可实际上,在我们眼里很简单的问题,在孩子眼里可能就是一道难关,是孩子暂时还无法逾越的难关,因为孩子受知识经验所限,我们觉得简单的问题,到了孩子那里就是一道难题。如果当我们面对孩子不足时,我们能够先想一想,我们自己在孩子这个年龄时,是否也是他现在一样,那么,我们的情绪就会更为平和。

 

当然,有时候家长的生气也是因为社会环境所致,在大的社会环境中,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的成长,难免会有些焦虑,而这种焦虑的直接体现,就是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没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帮助他,而是选择了一种不恰当的方式——指责。而这种指责带给孩子的不是正能量,而是深深的伤害。

 

因此,面对着孩子的不会或者不足,心平气和才是正道。只有当我们平心静气了,孩子才能真正获得好的成长。(2013.9.15)

 

女儿博客 兰之心语 欢迎大家,新上博文《宣传牌的自述》《月牙》《“五行园”里的趣事》会说话的柜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