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家庭教育小学教育想象力成绩成长 |
分类: 育儿笔记 |
想象力与成绩,孰重孰轻?
文/蓝根莲
“奶奶,你看外面这些花草好漂亮啊!”孙子望着窗外,感叹到。
“你以前不是很喜欢画奇花异草的吗?现在怎么不画了呢?”奶奶并没有直接回应孩子的话。
“我现在不画奇花异草了。”孩子回答,眼睛仍然盯着路边的那些花花草草。
“为什么不画了,你以前画得多好呀,不画了,多可惜。”奶奶有些遗憾。
“我现在也画画,不过都是照着书本画,这样才能拿到好成绩,只要照着书上的画,就可以拿高分。”孩子向奶奶解释。
听着祖孙两人的对话,我为我们的教育感到悲哀,为我们的孩子感到可惜,教育改革年年在提,可又有多少实效呢,看看我们周围的教育现实,仍然是在扼杀一批又一批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看那孩子,估计是上小学三四年级,可是成绩在他眼里,已经比兴趣更为重要,以前喜欢画奇花异草,可是现在不画了,因为那样拿不到高分,为了好的成绩,只能放弃自己的想象力。
仔细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类似小男孩的情景又有多少呢。因为学业的日渐繁重,因为学校或者家长对成绩的关注,孩子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想象力,为了一个很遥远的未来去适应现形制度。
经常我们会感叹,为何我们的孩子想象力越来越贫乏,为何我们国家的孩子想象力处在世界末尾。难道真的是我们的孩子比其它国家孩子更笨一些吗?相信所有人都不会同意,可是我们孩子的想象力确实比他人要差很多,而且随着年龄往上升,想象力就直线下降。
其实在小的时候,我们孩子的想象力都非常棒,可为什么当孩子上小学后,孩子的想象力就开始下降。因为当孩子开始正规的学校教育后,成绩就像一条大蟒蛇,开始缠绕着孩子,而且是越来越紧,孩子为了成绩,不得不放弃很多东西,包括玩的时间,更包括自己的想象力。
想象力与成绩,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到底孰重孰轻?如果不考虑我们国家的基本社会现实,如果仅仅从理论上分析,我相信大多数父母心中都如明镜,当然是想象力更为重要,可是在实际现实生活中,面对想象力与成绩之间所存在的冲突,我们的家长是否都能够保持淡定之心呢?
就比如前面提到的小男孩,原本很喜欢按照自己的想象来描绘世界,可为了能够得到高分,他不再去想象,而只是按照既有的图形,尽量画到所谓的最好,最像。
还有现在有很多孩子,课下作文写得非常好,可是一到考场作文就写不好,那么面对这种情况,你在教孩子写作时,你是会选择要求孩子加强应试作文的训练,还是教孩子我手写我心。因为很多时候,写作能力不错的孩子写不好考场作文不是因为他的写作水平,而是因为他的写作思路,写作高度与评分标准有差异,他没有按照现代八股文的形式来完成作文。
另外,面对现在的很多作业,你是允许你的孩子有突破,有自己的想象力,还是要求他必须按照老师教的来,必须按照标准答案来。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孩子想象力在退化,成人是很大的推手,因为成人希望孩子能够在学业上取得好的成绩,而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得按照固定化的模式来进行,任何挑战固定化、标准化的想法都会被抹杀,都会直接影响成绩,而我们的孩子为了能够取得好成绩,只好每天奋战在这种整齐划一的学习环境中,不敢有太多自己的想法,而且每天还不得不做大量重复性的作业,没有时间,也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想象。慢慢的,我们的孩子就失去了原本丰富的想象力。
如果有一天,成绩在孩子的学业中不再占据那么大的份量,我想,我们孩子的想象力将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