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的作用是有限的

(2012-09-23 18:20:13)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随想

我的声音可能有点另类,我的话语可能会受到那些“思想高尚”人士的义正词严的批判,说我的观点不符合主流价值观,说我是为自己的懒惰和不负责任而寻找托辞。

我读过很多经典的名师的课例,我也观摩过很多优秀教师的课堂,师生共享课堂,共同收获成长的前提是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很投入。教师全力以赴,热情四射,学生也是全神贯注,积极参与。正是有了师生的共同的积极行动,才有了课堂的活力,才有了精彩的生成。

现在我们遇到的问题是,学生根本没有学习的欲望和动力。课堂上,看到的是一双双迷茫的眼睛,学生根本没心学习。他们心不在焉,或者是窃窃私语,或者是左顾右盼,或者是小动作不断,只有在“负责任”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才能有一会儿的安静。老师布置的作业根本不写,甚至大多数学生连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什么都不清楚。如果老师的“责任心”足够强大,后面跟着各种措施去催促,学生才支吾差事,抄袭一下完事。而且,课堂上那几个为数不多的用心学习的孩子也极容易受到影响,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另一部分人的同伙。

或许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不够强大,无法吸引学生,或许是老师上课不够艺术,不能使学生集中精力。但是,即使是再高明的老师,如果他的教育和教学根本无法进入学生的耳朵、眼睛和心里,也无法对他们产生丝毫的影响。让毫无兴趣的学生学习,无异于强按牛头硬喝水。一些老师不得不采用高压政策强迫学生学习,强塞硬灌,孩子会有所转变,但是正是因为在这一科上有所转变,更加剧了学生对学习其它科目的抵触情绪。

孔子老先生在两千年前就提出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孩子没有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没有求学的好奇和动力,单凭我们教师的力量是有限的。教师只是诸多教育资源中的一种,是影响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外因。如果内因不发生变化,外因再强大也无法实现事物的改变。

面对这一群毫无兴趣的孩子,我们教师的付出便格外的辛苦,效率特别的低下。为什么会面临这种尴尬的局面?

我们接受的思想都是呈一面倒的态势。无论是公众的认识还是舆论的宣传,都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都推给了老师。教师的职责就是教育孩子,所以,教不会孩子就是老师的不负责任。再加上一些不负责任的口号诸如“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负责的老师”,把老师置于至高无上的境地,给老师增加了太多的责任。还有一些老师喜欢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自居。扪心自问,我们真的能够塑造、影响和改变学生的灵魂吗?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成长的主体,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排斥,作为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并列学校教育又能起多大的作用?作为学校教育诸多老师中的其中一员,教师又能起多大的作用?

一些学校领导喜欢往自己身上揽功:我校培养了多少名优秀人才,我校有多少名学生考入了名牌学校。这些人才是你培养的吗?你的影响有那么大吗?学校,充其量只是一种影响。既然你能够有再造灵魂的回天之力,那么为什么不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出人头地的“人才”?一些教师也大言不惭,“我教了多少名人。”那些名人是你能教会的吗?充其量你只是他们生命中的同路人。那些曾经就读于你的门下,后来因违法犯罪锒铛入狱的学生是怎么回事?退一步讲,教师你的孩子又有多少成才?如果连自己的孩子都教育不好,还谈什么去教育别人的子弟?学生自己成长起来的,先天的素质,后天的努力,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人生追求都是重要的原因。

正因为社会上这样的声音太响亮了,给人们造成了一个错误的印象,教师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炼顽石为真金,所以给教师套上了沉重的枷锁,再加上一些教师也不自量力,主动给自己套上绳索,把教师放在了苦难的境地。殊不知,当学校和教师用成功的学生往自己身上贴金的时候,“不成功”学生的失败成为一支大棒也同时打在了自己的头上。

政治口号不是自然规律。政治口号可以振奋士气,鼓舞激情,但是科学规律不能违背,它自觉地影响和支配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这需要学校的兴趣、欲望和努力,只有在学生愿意学的前提下,教师的影响才能发生效力。对于深恶痛绝学习、视功课为仇敌的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谈何容易?充其量只能是激励、唤醒和鼓舞。

教师要科学地认识教育在影响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安守自己的本分,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