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围棋实验
(2009-04-10 16:15:50)
标签:
围棋教育韩国杂谈 |
分类: 围棋知识 |
根据KIMS大众智能调查H小学4年级和S小学4年级的特殊人性事后调查结果作为独立标本,计算人性差异指数,如表10所示。
<表-10>小学4年级特殊人情事先检查结果(n=70) |
||||
分类 |
事后检查 |
t |
p |
|
实验对象 |
统计对象 |
|||
性别的安定性 |
50.58(11.33) |
42.57(11.47) |
2.911 |
.005 |
慎重性 |
50.70(10.35) |
46.03(8.31) |
2.027 |
.047 |
表10中,根据以一般性格特性中的安定性、主导性、社交性、性别安定性、责任感、慎重性、自我尊重感、可期待性等8方面和特殊适应能力中的学校生活适应能力、在校学习的满足程度、家庭生活的满足程度、压力宣泄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等5方面的事先调查结果为独立标本,进行分析得出的相应结果显示,接受围棋教育和未接受围棋教育的学生在性格安定性(t=2.911,
p<0.001)、慎重性(t=2.027,
p<0.05)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也说明接受围棋教育的4年级学生(M=50.58)比没有接受围棋教育的4年级学生(M=42.57)在安定程度培养上有明显的肯定作用;接受围棋教育的4年级学生(M=50.70)比没有接受围棋教育的学生(M=46.03)在慎重性上培养上有着明显的肯定作用。
3.2.2、 接受围棋教育程度对人性培养造成的差异
3.2.2.1、一般性格特性
根据对英才班、H小学和S小学之间的特殊人性调查情况中的一般性格特性情况,进行一元分散分析(One-way
ANOVA)及事后验证(Duncan, p<0.05)的分析结果,如表-11所示。
<表-11>围棋教育程度造成的一般性格特性分析表 |
|||||
分类 |
集体 |
n |
M(SD) |
F |
事后分析 |
安定性 |
英才班 |
19 |
55.74(7.61) |
5.718** |
A |
H小学 |
40 |
50.08(9.07) |
B |
||
S小学 |
32 |
47.40(8.06) |
B |
||
主导性 |
英才班 |
19 |
54.11(10.98) |
0.599 |
A |
H小学 |
40 |
51.15(10.55) |
A |
||
S小学 |
32 |
52.93(9.37) |
A |
||
社交性 |
英才班 |
19 |
54.00(10.34) |
7.736*** |
A |
H小学 |
40 |
48.03(10.83) |
B |
||
S小学 |
32 |
45.00(9.91) |
C |
性别的安定性 |
英才班 |
19 |
44.89(8.67) |
4.965** |
AB |
H小学 |
40 |
50.58(11.33) |
A |
||
S小学 |
32 |
42.57(11.47) |
B |
||
责任感 |
英才班 |
19 |
48.84(6.25) |
1.702 |
A |
H小学 |
40 |
44.90(8.07) |
A |
||
S小学 |
32 |
46.73(8.25) |
A |
||
慎重性 |
英才班 |
19 |
51.21(9.77) |
2.545 |
A |
H小学 |
40 |
50.70(10.35) |
A |
||
S小学 |
32 |
46.03(8.31) |
A |
||
自我尊重感 |
英才班 |
19 |
59.31(6.46) |
3.484* |
A |
H小学 |
40 |
52.75(10.26) |
B |
||
S小学 |
32 |
53.03(9.86) |
B |
||
可期待性 |
英才班 |
19 |
49.58(10.91) |
1.932 |
A |
H小学 |
40 |
43.85(10.86) |
A |
||
S초등학교 |
32 |
46.17(9.77) |
A |
*p<0.05
**p<0.01
***p<0.001
根据特殊人性调查Ⅱ对一般性格特性中的安定性、主导性、社交性、性别安定性、责任感、慎重性、自我尊重感、可期待性等8方面的调查结果进行一元分散分析(One-way
ANOVA)及事后调查(Duncan,
p<0.05)的结果,表11中的安定性(F=5.718,
p<0.01)、社交性(F=7.736,
p<0.001)、性别安定性(F=4.965,
p<0.01)、自我尊重感(F=3.484,
p<0.05)等表现出了统计意义上的、值得肯定的差异。
事后调查结果中,虽然看不到H小学和S小学在安定性和自我尊重感上存在的有意义的差异程度,但是可以看到H小学和S小学与英才班在这两方面的对比中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社交性方面,英才班、H小学和S小学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性别安定性方面,虽然H小学与S小学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但却与英才班没有明显的差异。
在安定性(F=5.718,
p<0.01)方面,三者之间的排列顺序是英才班(M=55.74)、H小学(M=50.08)和S小学。这说明接受围棋教育程度越高,在安定性养成方面的效果越明显。在社交性(F=7.736,
p<0.001)方面,三者之间的排列顺序是英才班(M=54.00)、H小学(M=48.03)和S小学(M=45.00)。这说明接受围棋教育程度越高,在社交性养成方面的效果越明显。在自我尊重感(F=3.484,
p<0.05)方面,三者的排列顺序是英才班(M=59.31)、S小学(M=53.03)和H小学(M=52.75)。这说明接受围棋教育程度越高,在自我尊重感养成方面的效果越明显。
在性格安定性(F=4.965,
p<0.01)方面,三者之间的排列顺序是H小学(M=50.58)、英才班(M=44.89)、S小学(M=42.57)。但这个结果并不能证明接受围棋教育程度越高,在自我尊重感养成方面的效果就越明显。
根据对以上的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围棋教育程度越高,英才班、H小学、S小学学生在一般性格特性的安定性、社交性、自我尊重感等方面的养成效果就越明显。因此,围棋教育对于儿童的一般性格特性培养方面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
3.2.2.2、特殊适应能力
根据对英才班、H小学和S小学之间的特殊人性调查情况,对特殊适应能力进行一元分散分析(One-way
ANOVA)及事后验证(Duncan, p<0.05)的分析结果,如表-12所示。
<表-12>围棋教育程度造成的特殊适应能力差异分析表 |
|||||
分类 |
集体 |
n |
M(SD) |
F |
事后分析 |
学校生活适应能力 |
英才班 |
19 |
57.53(7.24) |
3.792* |
A |
H小学 |
40 |
49.35(13.18) |
B |
||
S小学 |
32 |
49.06(11.68) |
B |
||
在校学习的满足程度 |
英才班 |
19 |
57.58(6.33) |
2.609 |
A |
H小学 |
40 |
50.73(11.64) |
B |
||
S小学 |
32 |
51.37(12.83) |
B |
||
家庭生活的满足程度 |
英才班 |
19 |
52.05(7.29) |
1.448 |
A |
H小学 |
40 |
50.98(7.11) |
A |
||
S小学 |
32 |
47.30(15.61) |
A |
||
压力宣泄能力 |
英才班 |
19 |
60.26(5.60) |
7.569*** |
A |
H小学 |
40 |
55.23(9.35) |
A |
||
S小学 |
32 |
49.47(11.82) |
B |
||
行为的控制能力 |
英才班 |
19 |
57.95(3.39) |
4.638* |
A |
H小学 |
40 |
53.60(7.85) |
B |
||
S小学 |
32 |
51.70(7.55) |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