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巴厘岛因历史上受印度宗教文化的影响,居民大多信奉印度教,是印尼唯一信仰印度教的地方。但与印度教原教有着很大的不同,可以说是入乡随俗了,巴厘岛人主要供奉梵天、毗湿奴、湿婆神三大天神和佛教的释迦牟尼,还祭拜太阳神、水神、火神、风神等等,他们相信所有的东西都有自己的保护神,这些千姿百态的保护神的化身遍布于巴厘岛每个神庙、公众场所,公路两边乃至各个角落,整个巴厘岛就是一个艺术的殿堂,那些神像被雕塑得精湛细腻,栩栩如生,有的温柔慈祥,有的古怪灵精,有的狰狞恐怖,它们都呆在应该呆在的地方,无论时间千年,都默默地履行着它们的职责。
有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印度教从印度传来印尼时,佛像和神像沿用了当时印度的本土的形象。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巴厘岛的人喜欢带花,而神佛并不带;巴厘岛人无法接受人不穿衣服,但印度许多神像都是光着的,因此,巴厘岛人的解决办法就是给神佛带花,为神佛穿衣。
石雕:主要集中在巴都布兰;石材是白砂岩或火山岩雕成;
木雕:主要集中在马斯,木材多为檀香木、黑檀木和柚木。
无论是石雕或木雕神像,它们不单代表各门教派,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亦具有某种寓意或象征,借以反映社会生活。在巴厘人神话传说的角度中,这些沉默地站立在各个建筑上的雕像,其实都拥有自己的生命,有活力兼有法力。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