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棉的微笑】柬埔寨游(二)

标签:
柬埔寨暹粒吴哥城四面佛高棉的微笑 |
分类: 旅游记 |
TUTU把偶们带到了吴哥城门前,终于看到了高耸在城门上的四面佛雕像,还有那高高的城墙和宽宽的护城河,城门外架有一座桥,连接城里城外,桥栏两边用石头雕塑了各27尊2米多高的跪坐石雕半身像,采用的是印度教的神话故事,一边象征神灵,一边象征恶魔,双方正进行激烈的角力。在四面佛像慈悲的眼神注视下,偶们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进入了这座曾经辉煌过、最终被抛弃、被原始森林吞没而消失了500年的城池。
偶们木有花钱顾导游,仅凭出来前做的功课指导着,偶是被吴哥的神秘以及那精美的建筑吸引过来的,强烈的猎奇心理驱使着偶,就像打了鸡血,浑身是劲儿,想想能亲临感受古老的文明,并用现代化的数码技术记录跨越千年时空的辉煌,真是一件幸事,开心呀!
【P1】高棉的微笑。传说是吴哥王朝全盛时期的国王阇耶拔摩七世的面容,与印度教不同的的是,此乃象征眼观八方,耳听四面的四面佛菩萨。
【P2】在暹粒城里,到处都有载客的TUTU车,是当地的主要交通工具。
【P3】吴哥遗址参观购票处。虽然排队的人很多,但仅仅有条;卖票窗口有摄像头,每个人的相貌被拍后打印在门票上,想转让或倒票是不可能的;偶们买了3天的票40美金/人,凭此票可以反复的游览所有的景点,只要你有时间。
【P4】TUTU把偶们带到了吴哥城门前,终于看到了高耸在城门上的四面佛雕像。
【P6】这不知名的古树笔直高大,仰着头都没能拍全它。
【P7】吴哥城的东南西北方位都有一座相同的城门,但在东门偏北处还有一座胜利。
【P8】五座式样相同的城门气势恢宏,高大的城门洞方便大象的出入。
【P9】27尊象征神灵的石雕,大多没了头,尽管修复了头部,但与其身子很不协调,不具备岁月的沉重。
【P10】27尊象征恶魔的石雕,面部表情都比较狰狞。也许吴哥王朝的消失是他们的魔法取得了胜利。
【P11】巴戎寺。它座落在吴哥城的中心,是一座佛教院,在周围三层围廊上共有48塔,形成林立的塔群,众星捧月,簇拥着中心圆形宝塔,最具看点的是塔身的巨大四面佛。
【P12】巴戎寺全景(两张照片拼合)。巴戎寺的始建者是苏利耶拔摩一世,阇耶拔摩七世重建,它的整体结构是以传说中佛教最高境界的须弥山为样本建筑的。这时水塘里来了几只大白鹅,给这古老的断壁残垣带来一丝生气。
【P13】第一层的围廊,屋顶早就荡然无存,只有石柱上的美女见证了吴哥的辉煌,如今虽然风雨侵蚀了她们的身体,但终于在此伫立到了当代。
【P15】浮雕故事从东门开始顺时针行进,看到的分别是:日常生活,诸如街市情景、打鱼、节日庆祝,有斗鸡、玩魔术等。
【P17】鸟神雕塑。
【P19】在围廊前的空地上,堆积着倒塌的石料,各国的古迹修复者就是从他们中间找出合理的组合,还原神庙的本来。
【P20】残缺的佛像。吴哥的石头建筑都是先用石头垒叠起来,然后由工匠进行整体的雕塑石像和浮雕,与中国的古建筑正好相反。
【P21】各个宝塔上的四面佛,虽然造型有些不同,但总是保持着微笑。吴哥的臣民来此朝拜惊奇地发现,原来菩萨就是国王自己,他代表着政教合一的“神王思想”。
【P22】这里是宝塔的内部结构,左边是塔顶,右边是底部,供奉的好像是林迦。
【P23】中心圆形宝塔顶的巨大四面佛,这一组“高棉的微笑”保存得比较完整。
【P26】这一对情侣腹背均有佛,他们在聊些什么呢?
【P27】阿弥陀佛。
【P28】石狮威风凛凛,威猛霸气,镇魔驱煞,祁佑生财,一直都是人们的守护神。与中国一样,在吴哥古迹中少不了各种姿态的石狮子。
【P29】巴戎寺的北门。这里也堆积了收集起来的石料,巴戎寺也需要修缮。
【P30】巴戎寺的北门出来就是比巴戎寺更早的“巴方寺”,这是巴方寺的配殿。
【P31】当地人在巴方寺前的水塘里捕鱼。
【P32】在古文化的氛围里学习是否效果不错?!一对母子在小憩中,母亲在教孩子读书。
【P33】巴方寺的建造年代比巴戎寺还要久远(1060年修建),曾经是吴哥城落成之前的旧城中心,是一座单独的神山式圣塔(50米高,用铜皮包裹)坐落在高高的塔基上,它象征着须弥山,遗憾的是圣塔早已坍塌不复存在。寺前一座200米石桥通往主寺,散落在石桥两边的石头都有编号,可悲的是1975年红色高棉赶走在此修复古迹的法国人,有关石头编号的资料遗失,所有的石头编号失去了意义;巴方寺目前还有法国人修复,但法国人在玩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难的搭积木的游戏了。
【P38】第二层围廊内部。
【P40】第三层围廊,这一排石头上的小洞不知道其功能,也许是插香的吧?
【41】用铜皮包裹的50米高神山式圣塔原来就坐落在这塔基上,现在只是塔基的部分的恢复,但不管是结构还是材料,看上去都不是那么的协调,要想恢复到当年的模样,难上难呀,看来法国人任重而道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