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岩画】宁夏之旅(七)


标签:
银川贺兰山口岩画太阳神旅游 |
分类: 旅游记 |
【P3】贺兰口前有一望无际的洪积扇荒漠草原,算是个不毛之地吧。
【P4】这里的草亭简单古朴,仿佛就是是空的穿梭机,把游人带往那远古。
【P6】神鬼石。这石头形态像龟,栩栩如生,当地人称“龟石”。因龟兆长寿,亦能化煞辟邪,当地人为镇洪防汛,祈幅求子,消灾祛病,四时拜祭,香火不断。
【P7】这里是废弃了的贺兰口村,因为开发了景区,村民们被迁往别处。
【P10】看看这山沟,实际上这就是一干枯了的河沟,两边的山体凹凸交错,山上基本没有植被,光秃秃的,太过于贫瘠。
【P11】岩石十分的破碎,现状怪异。看左边的岩石中夹杂的花边岩层;右边的水平岩层一层一层的好似人工所为,但这却是是大自然的杰作。
【P12】上图犹如一架不知名的脊椎动物化石,挤压在岩层中,表现得那样的舒展;其实贺兰山是处在强烈地震断裂带,所以为岩石的破碎找到了答案。
【P13】在山体的岩壁上有从春秋战国到西夏不同时期的岩画,画面艺术造型粗犷浑厚,构图朴实,姿态自然,写实性较强。以人首像为主的占总数的一半以上,那简单、奇异的人首像,有的人首长着犄角,有的插着羽毛,有的戴尖形或圆顶帽。表现女性的岩画,有的戴着头饰,有的挽着发髻,风姿秀逸,再现了几千年前古代妇女对美的追求。
【P14】鹿与马。这石壁上有很多动物,上面是一头鹿,下面是一些马,中间有一手印,
手印表示“我”、“占有”、“权利”和“驱邪”等,这图的大意是“拥有”之意。考古人员使用特使的方法,使风化不清的笔画有了线条形的再现。
【P15】人面动物组合画。画上有人体、人面、动物等图案,其中的人体姿态在世界岩画中较为普遍。
【P16】两幅交媾图,上图是人类,下图是动物。古人也很直白的记录了动物的本能需要。
【P17】手印图。这是一幅用岩画表示古代部落关系的契约书,手印代表权力,左边的部落已经被右边部落征服,部落的人口和牲畜都将归右边部落所有。桃形人面像实际上是神,有神、人作证,这个契约将永远有效。
【P18】在斜向的石头上,凿刻着多幅人面像,造型不同,神态各异。
【P19】西夏文题刻与岩画群像。与其他岩画不同的是,这里出现了西夏文字,竖行五字汉译为“能昌盛正法”;最上方几个类同文字和右边文字分别译作“佛”与“五”。
【P20】太阳神。这可谓是贺兰山镇山之宝——“太阳神”岩画,它是远古人类自然崇拜尤其是天体崇拜的产物,它眼圆阔鼻,面目狰狞,光芒四射,神圣威严。
【P21】在山前洪积扇荒漠草原上的岩画,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多磨刻在可以移动的独石和出露地表的立石上。这就是独石岩画,当地村民都将拾到独石岩画集中到了景区里,供游人观赏。
【P22】看见“水关”两字才知道,明万历年在此修理水关。水关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防御外敌的入侵而设置的水障碍。贺兰山在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P23】即便是水关必定少不了水,在沟底里面发现了一瀑布,也许这就是水关的水源了。
【P24】在溪水里巧遇这山蚂拐还有水中游弋的红鲤鱼,可惜没有看到贺兰山山羊。
每年3月-10月,是去银川旅游的最佳季节。市区在银川新月广场坐旅游公交2路线直达景区
门票价格:60元/人 景区往返电瓶车票:5元/人
景区开放时间:8:00--18:00
贺兰山的意义
1、贺兰山脉海拔2000~3000米,主峰敖包圪垯位于银川西北,海拔3556米,是宁夏与内蒙古的最高峰。贺兰山脉为近南北走向,绵延200多公里,宽约30公里,山体东侧巍峨壮观,峰峦重叠,崖谷险峻。向东俯瞰黄河河套和鄂尔多斯高原。山体西侧地势和缓,没入阿拉善高原。
2、贺兰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对银川平原发展成为“塞北江南”有着显赫功劳。它不但是我国河流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山势的阻挡,既削弱了西北高寒气流的东袭,阻止了潮湿的东南季风西进,又遏制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东西两侧的气候差异颇大。贺兰山还是我国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东部为半农半牧区,西部为纯牧区。
3、贺兰山的特别地理位子使它成为史上中原抵御外敌的天然屏障,在贺兰山山麓及银川平原爆发了无数次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