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篇)
沙面是广州不可多得的清政府丧权辱国及中华国民抗击帝国主义的历史教育基地。除此之外,由于这里完好地保留了租界的一切,所以1990年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建筑学会公布沙面为全国近代优秀建筑单位。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面目前是免费参观,岛上食宿方便,著名的广州白天鹅宾馆就座落于此。对于游客来说,要看的要了解的东西太多,这里的建筑和一草一木都在述说,那旖旎的风光招来对对情侣在此拍婚纱照;还有那悠闲的鬼佬,穿梭于沙面每一个角落;中外风情的雕塑比比皆是,各具特色。游荡在沙面,一定使你流年忘返,特别是夜晚的灯光夜景更是迷人和销魂。
【P1】沙面大街的喷泉

【P2】拍婚纱的情侣到处可见

【P3】沙面西餐厅
【P4】很有特色的装潢,都是电影明星

【P5】沙面公园的雕塑

【P6】广州风情

【P7】广州风情
【P8】摄影师

【P10】洋人一边学珠算一边拉着琴

【P11】孩时的把戏:大头戏、打弹子、石头剪刀布、拍纸画

【P12】这一组童真雕塑吸引了中外的孩子
【P13】看看这可爱的外国小妞
【P14】他们很悠闲的:一家子,一对夫妻

【P15】知道吗,这里是一家婚纱影楼外景哦,呵呵

【P16】朦胧的夜景

【P17】

【P18】

【P19】

【P20】屹立在珠江西堤的“毋忘此日”碑,记录了1925年6月23日广州香港工人配合上海的“五卅惨案”举行大罢工,要求收回租界海关,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游行队伍行至沙面岛对岸的沙基路时,遭遇英法为首的列强炮击,工人学生死伤无数,演绎了“沙基惨案”。当时的国民党广州党部将事发地点的沙基路更名为“六月二三路”,后来改为“六二三路”一直沿用至今。

【P21】广州地图(局部),红圈是沙面的位置

【P22】红圈里的沙面

【P23】40年代的沙面岛。右下角是英、法在沙面岛的地盘;下图是当下沙面的卫星鸟瞰

【广州沙面岛简介】
在广州,沙面是一个历史蕴涵丰富、积淀深厚、富于异国情调、风光旖旎、十分迷人的地方。因其特殊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环境,19世纪中叶以后为英法殖民主义者所看中,辟为租界,后大兴土木,且成为驻穗外国人的乐园。近百年后,沙面才被重新置于人民政府的管辖之下。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沙面租界内的公共设施已基本完备,建筑主要有领事馆、教堂、银行、邮局、电报局、商行、医院、酒店和主宅,另外还有俱乐部、酒吧、网球场和游泳场等,其住户多是各国领事馆、银行、洋行的人员以及外籍的税务官和传教士。
沙面岛上有150多座欧洲风格建筑,其中有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风格建筑,是广州最具异国情调的欧洲建筑群。沙面大街2号-6号的楼房,俗称红楼,原是海关洋员华员俱乐部,高三层,红砖砌筑,南面和北面建有尖顶阁楼,仿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建筑风格;沙面大街54号的建筑,原是汇丰银行,仿西方古典复兴建筑风格,高四层,二层的外墙砌有通柱到三层顶,在西南面楼顶建有穹窿顶的亭子;沙面大街48号的楼房,是最具代表性的券廊式建筑,高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四周的走廊均为券拱形,外墙刷水洗石米;沙面大街14号的露德天主教圣母堂,规模虽小,结构简单,但在其入口处仍然为仿哥特式。该建筑群于1990年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建筑学会核定公布为全国近代优秀建筑单位。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面有着与广州其他地方不同的氛围和生活节奏,由于岛上实行交通管制,因此没有那种交通拥阻、废气污染的问题。像某些欧州的小城一样,这里的路边有许多家咖啡馆、餐店以及酒吧,人行道上放满了优雅的小桌椅。
沙面适宜漫步,东西长只900米,南北宽只300米,来回走上两圈也不会累。今天,沙面处处树木葱茏,路灯、雕像、凉亭、花圃、木椅和喷水池都是西式的。
最佳旅游时间:如果是欣赏沙面的欧式建筑的话,就要选择白天,因为这样才能看得清楚。如果只是想去感受一下欧洲风情的话,就要选择晚上,因为这样才能深深地体会到西方人的生活方式――泡吧。
(资料来源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