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围屋“大万世居”(一)

标签:
客家人围屋大万世居坪山深圳旅游 |
分类: 旅游记 |
客家人祖上从中原迁徙到南方和南方沿海一代,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福建、两广,为了防范土匪外族的侵犯,客家人建围屋而居。不同地方的客家建筑风格和称叫法都不同,如江西叫围子,福建叫土楼,广东叫围屋。位于深圳坪山镇坪的山大万世居为古堡式客家围屋建筑,由曾姓客家人建于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规模宏大,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是全国最大的客家围屋之一。与福建圆形客家围屋不同的是,大万世居平面成回字形,围屋由内外两围环套而成,建筑均为土木结构,四角建有炮楼,正面有大门楼,外围墙高6米,厚1米。内部院落和巷道结构完整,约有房间400余间,旺时有2000多人口。围屋号称“九天十八井”,意思就是纵六横三九条天街,十八个大天井,天街纵横交错,间有小巷,井井有条。简直就是一个小城镇的布局。正中有三进三开间两两天井的“端义公祠”,祠内有一木匾,上书“赞政宏才”是乾隆56年选授职员曾端义立。曾端义是大万世居的创建者。围屋坐东向西,大门楼上塑有“大万世居”四个大字,门前为禾坪,再前是月形池塘。
前一篇:嘻嘻,家庭小影展
后一篇:客家围屋“大万世居”(二)